抽屉原理教案设计 小学,抽屉原理教案设计

在小学数学中,抽屉原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这一概念的本质思想是:如果有n+1个物品要放置到n个抽屉里面,那么必然有至少一个抽屉里面放置了两个物品 。抽屉原理在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是理解概率论、组合数学等学科的基础 。针对小学生,我们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教学 ***,例如利用教具或游戏等方式,来让学生真正掌握抽屉原理的本质及其应用 。教学时,我们强调理解概念,注重举例说明,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一概念的实际应用价值 。
一:抽屉原理教案设计 小学抽屉原理又称鸽巢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狭利克雷明确地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狭利克雷原理 。它是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首先明确的提出来并用以证明一些数论中的问题,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它是组合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原理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 。
六年级数学《抽屉原理》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1教学内容:
六年级数学下册70页、71页例1、例2 。
教学目标:
1、理解“抽屉原理”的一般形式 。
2、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体会比较、推理的学习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 。
4、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
教学难点:
理解“抽屉原理”的一般规律 。
教学准备:
相应数量的杯子、铅笔、课件 。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让五位学生同时坐在四把椅子上,引出结论: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了两名学生 。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一个新的有趣的数学问题 。
二、探究新知
1、探究3根铅笔放到2个杯子里的问题 。
师:现在用3根铅笔放在2个杯子里,怎么放?有几种放法?大家摆摆看,有什么发现?
摆完后学生汇报,教师作相应的板书(3,0)(2,1),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说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至少有2根铅笔 。
2、教学例1
(1)师:依此推下去,把4根铅笔放在3个杯子又怎么放呢?会有这种结论吗?让学生动手操作,做好记录,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汇报放结果,结合学具操作解释 。教师作相应记录 。
(4,0,0) (3,1,0) (2,2,0) (2,1,1)
(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不难发现有与上个问题同样结论 。)
(3)学生回答后让学生阅读例1中对话框: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2根铅笔 。
师:“总有”是什么意思?“至少”呢?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 。
师:怎样放才能总有一个杯子里铅笔数最少?引导学生理解需要“平均放” 。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放” 。
3、探究n+1根铅笔放进n个杯子问题
师:那我们再往下想,6根铅笔放在5个杯子里,你感觉会有什么结论?
让学生思考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根铅笔 。
师:7根铅笔放进6个杯子,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
学生回答完之后,师提出:是不是只要铅笔数比杯子数多1,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放进2根铅笔?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汇报 。
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用实验验证想法 。
师:把10根小棒放在9个杯子里呢,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几根小棒?(2根)
师:把100根小棒放在99个杯子里,会有什么结论呢?(2根)
4、总结规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