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胶耐高温多少度 十大uv胶品牌( 六 )


以 100MW 的电站为例,运行 30 年可累计多发电约 5700 万度,投资回报率或将提升 10% 。运行 50 年累计多发电约 8500 万度,投资回报率或将提升 17% 。后期随着转光膜规模效应明显,转光膜价格有望下滑,转光膜将为 HJT 的广泛普及做出贡献,对 TOPCon 等其他 N 型电池的增益也有所帮助 。
公司斩获 HJT 龙头订单,未来营收可期 。
2022 年 11 月,赛伍技术与华晟新能源签订战略合作 。根据协议,华晟新能源将有总计约 10GW 异质结 HJT 电池组件会采用赛伍技术的 UV 转光胶膜,对应约 1 亿平米左右 UV 转光胶膜该款新产品在行业内首次签署长期供货协议 。
我们预计有望与 HJT 赛道中更多组件供应商在组件封装环节合作,贡献未来业绩 。
四、领跑光伏背板行业,以研发创新开拓市场新天地4.1 光伏背板需求持续提升,无氟背板有望成为全新发展方向
光伏背板种类繁多,技术工艺层出不穷 。
光伏背板是一种位于太阳能电池组件背面的主要封装材料,背板处于光伏组件背面的最外层,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在组件中起耐候、绝缘和保护的作用,需具备优异的耐高低温、耐紫外辐照、耐环境老化和水汽阻隔、电气绝缘等性能,以满足太阳能电池组件 25 年的使用寿命 。
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光伏背板分为复合型和涂覆型两种 。传统复合型背板中间以 PET 基材为骨架,通过两面的氟膜,用聚氨酯胶粘剂粘结而成,其氟膜采购困难及成本压力成为复合型背板的一大劣势 。相反,涂覆型背板以含氟树脂形式涂覆在 PET 基膜上形成,生产效率高,成本相对较低 。
光伏背板按材质可分为玻璃背板和多层背板两大类 。
玻璃背板多应用于双玻组件,正面接受直射光、背面接受反射光,均可发电;多层背板主流复合型工艺为 PVDF/PET/PVDF 三层涂覆结构,具备绝缘、阻水、耐候等特性,抗腐蚀能力良好 。按含氟情况可分为双面氟膜背板、单面氟膜背板、不含氟背板,因耐候性等特性适用于不同环境 。
国内市场仍以含氟背板为主,玻璃背板占比持续提升 。
就光伏背板市场结构而言,目前国内仍主要以含氟背板为主,2021 年占比达 66% 。
受双面电池及玻璃薄片化驱动,双玻光伏组件不断发展,玻璃背板整体占比将持续提高,并将成为未来主要趋势 。
光伏背板位于 光伏产业链中上游环节,目前国内光伏背板仍主要以 PVDF 膜为主,2021 年我国 PVDF 产量达 5.68 万吨,同比 2020 年增长 21.6% 。
2021 年受整体原油价格高涨加之全球疫情反复影响,上游 PVDF 价格持续走高,产业原材料成本高居不下,且上游进口依赖程度严重,上游议价能力较强,导致中游整体利润相对较低,主要企业毛利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
公司出货持续提升,背板龙二地位稳固 。
国内光伏背板市场集中度较高,2021 年 CR6 合 计占据近 90%的市场份额 。
2021 年,中来股份、赛伍技术、明冠新材、乐凯胶片、福斯特、回天新材 6 家企业背板出货量合计达 5.96 亿平米 。
其中,国内光伏背板市场市占率第一的企业为中来股份,市占率在 25.2%,赛伍技术、明冠新材、乐凯胶片、福斯特、回天新材位居其后,市占率分别为 19.6%/13.3%/12.1%/10.2%/8.8% 。
2021 年赛伍技术背板实现销售收入 14.25 亿元,同比+9.83%,出货量达 1.31 亿平米,稳居龙二,预计 2022 年公司出货仍有望达 1 亿平米以上,市占率有望维持在 18%左右,龙二地位稳固 。
4.2 加快更迭背板类型,新品有望提振未来业绩
积极应对上游成本压力,背板业务盈利能力 。对比 2017-2021 年同行业各公司背板业务毛利率,公司毛利率水平一直处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1 年 H2 起,公司为应对原材料 PVDF 价格暴涨的影响,及时调整背板产品结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