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万字深度:A股半导体全景再复盘( 四 )


(15)2020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2020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20〕8号,以下简称《若干政策》) 。《若干政策》从财税、投融资、研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八个方面支持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
(16)2020年11月,北斗星通发布22nm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
2012年12月,我国正式公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也称ICD文件),北斗的产业化、全球化正式拉开帷幕 。2020年11月,北斗星通发布新一代22nm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并首次在单颗芯片上实现了“基带+射频+高精度算法”的一体化 。
(17)202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设置集成电路一级学科
2020年12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决定设置“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科代码为“1401”) 。这对构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意义重大,将推动集成电路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上具备更多自主性 。
【3】供需差+投资加码+国产替代+工程师红利=高增长
讨论完过去和现在,我们来研究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未来 。
虽然我国半导体行业起步较晚,历经坎坷,落后明显,但对于投资来说,现况差不意味着不能投资,甚至还很可能孕育着非常良好的投资机会 。
实际上,过去的二十年间,我国半导体整体发展很快,年复合增速大约20%,已经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未来几年,私以为在供需差、投资加码、国产替代、工程师红利等多方面因素催化下预计将以更快增速成长 。
(1)首先是供需差因素 。疫情以后,随着各行各业复工,5G普及加快,新能源汽车持续火爆,半导体产业链整体供需情况也逐步失衡,景气度迅速上行,缺芯情况愈演愈烈,已持续近一年之久 。
在此条件下,国内不少半导体公司量价齐增,今年业绩增长亮丽 。国外亦是如此,高通预计5G手机出货量同比至少翻倍,美光DRAM、NAND的Bit需求增长预计在20%-30%之间,英飞凌预计电动车领域营收增长40%,CREE、日月光、ASML等产能供应仍十分紧张 。
Gartner机构预计,缺芯情况会延迟到2022年的第二季度 。而细究供需失衡的内在原因,Gartner研究副总裁盛陵海认为,造成当前全球芯片缺货的原因,既包含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 。
偶然因素,是过去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华为囤货和一些工厂的关闭,其中中美贸易纠纷导致一些国内企业进行了备货 。市场出现缺货后,很多大型公司也提升了库存需求,从而造成整体需求量大大超过可以提供的产能 。
而必然因素,是在整个半导体的周期中,大约三四年会产生一个周期,目前正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高峰周期 。看上一波,2017年半导体景气,一众公司进行了大量投资,2019年产能释放,供过于求,企业又缩紧投资,造成了当下产能的不足 。
(2)说到企业投资,就引到了我想表达的第二个因素,即投资加码 。
在三十年大事记里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和企业对半导体行业已经做了很多投资布局,而目前这个周期节点和国际局势,投资必然加大,这有利于我国半导体一、二级市场的壮大和追赶 。
从历史上看,台积电基本每10年出现一次资本开支跃升,19年其已经开启大幅资本投资,而在供应紧张的第二重影响下,今年台积电于1月、4月分别宣布将支出250亿至280亿美元、三年内1000亿美元的投资扩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