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念诵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文

《常清静经》是一部道家经典,太上老君所传授的 。全文共有五十七章,主要讲述了道家修炼之路以及修炼的目的 。其中强调了静心、慈悲、涵养等方面的修炼 ***,以达到修炼者内心的安宁与超脱 。此经典提供了深度思考人生及人生意义的启发,深受道家修行者的推崇和追求 。
一: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文1、《清静经》原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
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执著之者,不名道德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 。
那是麻烦;烦恼和妄想,悲伤和身体;他们被羞辱,流浪和垂死,经常沉入大海,并且总是歪曲 。真正的方式,精明是自我满足,开明的人总是安静 。
不朽的葛翁: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 。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 。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 。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 。吾今于世,书而录之 。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 。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 。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 。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 。神升上界,朝拜高尊 。功满德就,相感帝君 。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
2、经文注解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念诵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文】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或《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又称《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说常清静经》,简称《清静经》、《常清静经》 。
主要阐述了“如何安静,逐步进入真相” 。“太上老君”,道家对“老子”的尊重 。“泰”是大的意思,“上”是尊重的意思;高真谟是第一个常见的面额,“太上”是道门的最高字,曾经称其为神仙系统中最高品质的神 。旧的是生命,国王是荣誉,道是最好的,所以它叫君 。
有必要“处置”和“成功” 。在达到“无意”,“看不见”和“无”的境界后,我们也把詹兰的“空虚”,“无”和“沉默”视为名品 。发送和忘记,以实现“真理”,“安静”,从而“走上路” 。所谓的正义并不意味着有一个有形的形象,而是一种证明虚拟精神真实本质的 ***。
得了此道之后,可以应物应事,玄同万物 。妙合先天之_,而运化于万物内外,绵绵无尽 。
《清静经》在道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历来为此作注者众多 。《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把《清静经》放在众经之首,每日持诵,可知该经是道教徒修持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经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