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众泰汽车还有重生的可能吗?( 六 )
目前众泰虽然已公布三家具有重整意向的投资方 , 但随着威马和吉利的相继辟谣 , 让众泰的重整再次成为陷入不确定的迷雾之中 。
按照重整进展公告显示 , 在重整管理人对上述3家意向投资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后 , 众泰汽车和重整管理人还将通过商业谈判或竞争性遴选的方式确定最终的重整投资人 。
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可能存在因公司、管理人与意向重整投资人未能就重整投资相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等情况的发生 。若此情况发生 , 管理人将根据本次招募开展情况再行确定后续重整投资人招募推进工作 。
对于投资人而言 , 众泰汽车目前的价值其实并不多 , 能拿的出手的资源只有生产资质、生产基地和已上市的壳资源 。“这些资源 , 就是众泰汽车吸引投资人的筹码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这样表示 。
但在业内看来 , 这些资源随着时间的流失 , 已在慢慢失去价值 。
生产资质方面 ,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 众泰拥有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双重生产资质 , 但全联汽车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禾却对新京报表示 , “随着汽车行业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 目前的生产资质远没有2014-2015年那样稀缺 , 再加上现在能选择的生产资质也有很多 , 众泰的吸引力并不大 。”
再来看生产基地方面 。众泰汽车通过十几年的布局 , 已在浙江、湖南、湖北、山东、重庆和广西等地拥有整车生产基地 , 产品线覆盖轿车、SUV和MPV等细分车型 。
文章图片
空无一人的众泰浙江金华生产基地 , 图源中国经营网
工厂多 , 并不代表就有价值 。
鉴于目前国内乘用车总体产能过剩 , 产能利用率并不充足 , 按照乘联会统计 , 截至去年底国内总产能为4153.2万辆 , 但整体产能利用率仅为48.45% 。
随着众泰汽车旗下工厂 , 由于停摆大概率会造成生产产线设备失去维护、老旧程度加重 , 再加上本身就没有技术积累 , 在业内看来 , 众泰拥有的生产制造能力其实已算是落后产能 , 并不具备多少利用价值 。
而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 “如果考虑到近些年众泰汽车的负债 , 或许早已将旗下的生产基地和土地抵押出去了 。”
这个猜测并不是没有可能 。据腾讯汽车报道 , 2019年开始众泰汽车就开始从4S店中要回车辆进行返厂维修 , 之后就会将这些车辆抵押给银行 , 来偿还一部分的债务 。
最后来看众泰所拥有的壳资源 , 换句话说 , 假若有投资方想要实现上市 , 就可以借众泰这个“壳”来上市 , 正如当初众泰借金马股份上市一样 。但这一举动 , 具有很大风险——如果接管众泰壳资源 , 就意味着也要承担其高达百亿的债务 。
威马和吉利的否认 , 或许已经说明了问题 , 毕竟这两家车企之前均有计划登陆科创板 , 但最后并不顺利 。
“无论从生产资质或基地 , 还是壳资源 , 车企接盘众泰的可能性并不大 , 要么是政府、要么是房地产商 , 才会有可能去接众泰这个盘 , 毕竟资金方面雄厚 , 不会担心之后债务和更多资金的投入 。”盖世汽车研究院王显斌对连线出行表示 。
推荐阅读
- 智能汽车|北京产业转型:从“去叶留心”到发展“高”“精”“尖”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