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宠物经济的AB面( 二 )


专业的从业者与宠物主之间往往存在一个认知差,她认为普及这些知识对有利于持续的经营,那么需要花费大量的沟通时间,往往由于宠物主的素质和心态不同,接受程度也不同 。
有些宠物主对猫狗爱之入骨,当成孩子来养 。他们喜欢给宠物狗穿衣服、穿鞋 。有些人甚至遛狗都不让狗下地,用专用的宠物推车 。
 
这些行为严重忽略了动物的本能和天性,强行以人类的思维去呵护,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
还有一些宠物主观念更是简陋,特别是老一辈的养宠人,完全不能意识到口腔卫生对宠物健康的重要性 。
甚至口粮也尽量选择特别便宜的,或者是喂自己的剩饭 。理由也很简单,过去几十年大家都这么养狗 。
左左举了一个例子,小型泰迪如果喂养得足够科学,寿命甚至可以达到20岁 。可她目前观察到的大部分泰迪,到十二、三岁就已经老态龙钟了 。
“大家都说自己把宠物当孩子,毕竟猫狗都不是真的孩子吧 。我看许多父母养孩子之前做了大量的功课,要养好一只宠物,要做的功课其实不亚于养孩子 。”
让左左感到揪心的是,这种认知差,不仅会伤害宠物,养出行为问题和身体疾病,最后可能会加深宠物主与从业者的矛盾 。
一些宠物主会主观地认为,宠物到了店门口不愿进去,就是狗在洗护过程中被打过 。有些狗子洗完澡回家拉肚子,也会被认为是洗澡洗出了问题 。
前者或许是因为遭遇了个别虐宠的宠物店,难以产生信任感,后者却完全是认知差所导致 。
几年前就发生过一起离奇的纠纷,一只大白熊犬在宠物店绝育后“跳楼自杀”了,店主与宠物主双方各执一词,最后还是以赔偿告终 。
对于任何一家负责的宠物店来讲,这种认知差导致的不信任感,绝对是横亘在运营中的一大难点 。
而纠纷同样不止发生在宠物店,下游的宠物服务领域,医疗、美容、托运等,开店前几乎都需要了解“纠纷”这门必修课 。
宠物毕竟不会说话,安装监控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证清白,对于长远的经营而言,观念的一致性还是很重要 。
“人用狂犬疫苗打多了不好,但必须打啊”小郭是一家宠物医院的医生,从业七年以来,每年注射一针人用狂犬疫苗已经成为了工作的一部分 。
“工作中被抓被咬都是挺正常的事,我们也会尽量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可无论怎么小心,依然可能会被抓咬到 。”
宠物服务业曾被互联网调侃为“高危职业”,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算夸张 。
如果去搜索一些宠物店或是宠物医院控猫的视频,心理脆弱的人可能会被整个过程吓到 。
平时在温顺可爱的猫狗,在应激环境里都会做出动物的本能反应,被抓、被咬都是经常可能发生的事 。
在本次受访的一线从业人员中,95%均表示有注射人用狂犬疫苗的经历,大多数为一年注射一次 。
宠物店店主小蒲在接受采访时,特意伸出两条胳膊展示了一下,从肘关节到手背,全是新伤旧痕 。
投稿|宠物经济的AB面
文章图片

 图:受访者小蒲的手臂
在从业人员眼里,被抓被咬是件“寻常事”,但对人用狂犬疫苗隐约还是有着畏惧感 。所谓是药三分毒,人用狂犬疫苗究竟对人体有没有伤害,多年来坊间的传闻比官方的说法更耸人听闻 。
所以有些人选择三年注射一次,极个别人选择在极端情况下才注射一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