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宠物经济的AB面

投稿|宠物经济的AB面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银杏财经,作者 | 耳令,编辑 | 汪小楼
2021算不上振奋的一年 。
大宗商品不断涨价,能源市场波动频繁,一些行业的营收、利润甚至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 。
比起前几年风口不断涌现的景象,这一年显得有点“两极分化” 。抛开尚处在概念阶段的元宇宙和5G应用端的探索,再很难有像O2O、共享单车那样 “接地气”的风 。
看来看去,也只剩下宠物经济了 。
尽管这股风已经吹了好几年,但随着疫情的催化,国内宠物饲养数量快速上涨,市场规模急剧膨胀,直接在今年推向一个小高潮 。
《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中显示,2020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2065亿,养宠(犬猫)主人达6294万人,单只宠物年均消费金额达5172元 。
国泰君安证券预计未来4年,我国宠物市场规模在4000-6000亿元 。而天风证券分析师王聪则认为,潜在规模应该在8000亿元左右 。
规模是资本的春药,在数据的刺激下,两路资本包抄入局 。
一边是闻讯出动的顶级投资机构,比如高瓴、红杉中国、KKR一直持续在布局,高瓴更是在两年间砸了不下十亿美金 。
风投也没有落下,截止到2021的四年间,有过融资记录的宠物项目达到84个 。
另一边,大公司也纷纷跨界进入市场 。比如美团、饿了么上线了宠物用品外卖服务;比如三只松鼠成立了一家专门研发狗粮的公司;比如格力申请了“宠物护理机”的专利 。
资本你追我赶,但在一级市场获得投资的项目里至今还没有诞生一个独角兽,更不要说催生出像腾讯、美团、抖音这样的行业寡头 。
A股仅有的两家公司业绩表现差强人意,美国上市的宠物电商波奇网至今还处于亏损状态 。
这或许不是一个仅靠沙盘推演就能迅速攻克的行业,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宠物行业进入容易做大难 。
难点究竟在哪?我们采访了多位宠物行业的从业人员,深入了解了鲜为人知的一线工作情况 。
在火热的表象之下,我们发现行业现实的一面却是况味难言 。
“大家都把宠物当儿子,但毕竟不是亲儿子” “猫咪经济学”是日本几年前红得发紫的一个概念 。
据统计,2015年猫咪为日本GDP贡献了超过2.3万亿日元,平均每人为猫的花费近2万日元 。
当时有人分析,猫咪经济之所以能在日本崛起,正是迎合了大前研一提出的M型社会分布以及单身、老龄、孤独的“无缘社会”状态 。
日本的社会结构问题对中国向来具有启示意义 。
2020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结婚率更是为5.8‰,创42年新低 。婚育意愿持续低迷的另一面,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口老龄化程度 。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3.50% 。中国似乎也开始有了“无缘社会”的轮廓 。
单身、无子、老去,人口急剧坍缩,却滋养了宠物经济 。许多人开始把猫狗当作亲人填补孤独造成的空洞 。
艾媒咨询一组调研数据显示,有37.1%的受访者将宠物看成自己的朋友,超过4成的人把宠物当了亲人 。
但在从业者眼中,把宠物当亲人或者孩子,可能是个伪命题 。
左左是成都一家宠物店的老板,开店三年以来,她遇到最多的问题,来源于宠物主参差不齐的养宠观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