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富士康的大门正在关上( 五 )


王荣来的第一年,同一个车间里有一个清秀的姑娘,梳着齐刘海,眼睛圆圆的 。王荣想过主动去打个招呼、认识一下,只是不到一个月后,对方就从这条流水线上消失了 。
王荣已经释然:“这里的流动性这么强,追求爱情啥的也不现实 。”
天天生活在这方寸之地,人的感情似乎也变得简单且促狭 。
在公共厕所的隔板上,王荣见过有人写过字:“他妈的,累”,下面还有人歪歪斜斜地补上一个:“+1” 。于真真还在富士康的时候,她记得有个室友,刚刚满18岁,和家里人通完电话就躲进被窝偷偷抹眼泪 。
即便如此,依然会有人选择回来 。
流水线上的工作被极度细化、分割,这同时意味着即使在这里即使待上数年,也很难真正学到“一技之长” 。
旧真回忆起那些离开了富士康的工友们,不是去跑外卖,就是进入了新的工厂、新的流水线 。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条路——“躺平”,成为三和大神 。
如今的三和人才市场已经消失,巨幅招牌也已经被撤下,曾经流居此地的“三和大神”也只能转移到龙华广场附近 。
如今,三和也不好做了 。
 贴吧里的三和大神逐渐销声匿迹,偶尔冒个泡的,感慨的也是“三和难做,日结工不好找 。”曾经聚集在一起的大神们早就四散各地,失去落脚点,寻找着新的漂泊之处 。
旧真曾经尝试过三和的生活,在龙华广场,找一张长椅躺下,想象一种不需要计划和思考明天的人生 。只是才一天,他就失败了——洒水车平均每半个小时会来一趟,他只能起身避让 。
旧真知道,这是一种无言的驱赶 。
身后很难再有退路,而眼前的富士康,也已经不再是收留这些年轻人的家园 。
富士康曾经提出过“百万机器人计划”,一旦推广,意味着就会有大量的流水线普工因此失业 。昆山厂区引入四万个机器人流水作业,也由此直接使得六万工人因此下岗 。
一旦机器人引进到流水线上,不需要休息的机器人就能取代1.5-2个劳动力,以极高的效率和准确性完成最基础的工作,比如把螺丝拧进面板 。
消费电子行业早已开始内卷,与之对应的代工产业链的价格也陷入低价竞争 。富士康的天花板已经出现了 。
似乎,富士康会比其中的工人更加焦虑 。
2021年10月18日,富士康正式发布纯电动汽车品牌:Fortron 。富士康进军造车,技术转型的到来意味着无人化将会更加迅猛的推广 。
时代抛弃个体的时候,从来不会打声招呼 。
曾经跳楼自杀的富士康工人徐立志写过一首名为《螺丝钉》的诗歌:

一颗螺丝掉在地上
在这个加班的夜晚
垂直降落、轻轻一声
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就像在此之前
某个相同的夜晚
一个人掉在地上
可以说:在十年前的富士康,人们的迷惘与痛苦来源于被高度驯化的流水线生活;而在如今的富士康,心甘情愿成为螺丝钉的人们也即将迎来风云变幻的命运 。
【投稿|富士康的大门正在关上】只是身处其中的人,毫无知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