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富士康的大门正在关上( 三 )
线长,是富士康用人体系的分界线 。线长及以上的等级,才有资格指挥他人干活 。想要多加班,就必须“学会跟领导搞好关系 。”
王荣就深深懂得这个道理 。
来自湖南农村的他不善言辞,普通话都说不好的他也不喜欢和别人打太多交道 。
王荣记得自己有一次因为手慢而被线长大声斥责说:“笨得跟头猪一样”、“干不了就滚、这里不缺人”······王荣实在听不下去,回了一句“你怎么能这样骂人呢?”
果然,从第二天起,他就再也拿不到加班的机会了 。没有加班,意味着他到手的收入就只剩不到3000元的底薪了 。
憋了一个多月,他还是先低头了 。请线长吃了顿大盘鸡,喝了三瓶啤酒,王荣又可以继续加班了 。
但是加班的机会似乎越来越少 。
对富士康这种从事代工生产的加工基地来说,订单数量直接决定了工人的加班强度 。苹果每次推出新的产品,富士康便会迎来小小的招工和订单旺季;热潮一过,厂区便会陷入相对的寂静 。
在旺季,富士康一天就能招工上万人 。而这样的盛景,近两年内却很少再出现 。
以富士康在郑州的厂区为例,公众号“郑州FOXCONN招募中心”早在2022年春节前就预告,“招募工作将于正月初四火热启动”,但正式开放招工渠道时是2月26日,已经是正月十五 。同时,招工人数也随之缩减 。
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样影响着这座工厂的活力 。以最近的例子来看,2021年,郑州富士康厂区获得苹果全部的iPhone 13 Pro Max、68%的iPhone 13以及60%的iPhone 13 Pro订单 。但因为芯片危机爆发,即使在旺季,很多员工也无班可加 。这一现象直到去年10-11月,芯片陆续到位后才缓解 。
新的迁徙同时在发生 。
当初和王荣同组的组长选择去印度的富士康工厂做工 。因为在那里,他可以凭借在富士康多年练就的手艺指导印度工人操作,每个月可以多出近万元的援外补贴 。
一直以来,充沛廉价的人力成本托举着富士康一跃成为世界闻名的代工厂 。而如此,富士康自身的地位已经开始动摇 。
更何况自从库克掌舵苹果,为了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苹果开始实行“富士康+立讯”的双供应商策略 。身后倚靠苹果的代价,就是一旦出现被取代的可能性,富士康几乎很难有还手之力 。
早在19年的某次公开采访中,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就放话:“如果苹果公司需要的话,富士康会考虑撤出中国 。”
离开富士康后的于真真,上网时看到了这条新闻 。她敏锐地嗅到了危机感 。
第一次来富士康工作的时候,于真真清晰记得那时的招工标准非常低:“有手就能干活”,只要没有犯罪前科、四肢健全,基本都能得到岗位;而这一次回归富士康,她已经明确听见招工处对学历已经有所限制:“最好还是本科出来的,这样晋升也快一些 。”
文章图片
富士康也需要笔试
除此之外,和往常的简单筛选直接录取的流程不同,今天想要进入富士康,也需要完整走完线上笔试、线下面试等环节 。
逐渐抬高的门槛,也似乎印证着富士康不再需要那么多人了 。
富士康的订单也在减少 。2021年,iPhone13的问世给富士康带来了一波新的生产高潮 。只是这一次,热潮不再像往年那般轰轰烈烈 。
被称为“小富士康”的立讯精密就拿走了iPhone13Pro的一半订单 。
推荐阅读
- 投稿|浪胃仙背叛出走,这回是“资本”赢了?
- 投稿|【链得得早报】为使比特币在加州成为法定货币,美国宪法需被重写
- 投稿|广告争夺战,微博有几分胜算?
- 投稿|待到雨停风歇时,记得到鱼最多的地方钓鱼
- 投稿|大厂回报缩水:福利收缩、薪资下滑、股票没了
- 投稿|从ASMR到“沉浸式回家”,这届用户的“哄睡”门槛提高了?
- 投稿|谁在拿捏车企“芯”?
- 投稿|转型“生活课”,琴棋书画是教培机构新方向?
- 投稿|趣店又失败一项目
- 投稿|撬走芒果TV《明侦》核心团队,腾讯视频新节目能弥补推理短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