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八度弹不了怎么办 弹钢琴 如何弹八度,电子琴可以弹钢琴曲吗

弹钢琴的八度 , 怎么能让手指不乱 , 落在相应的键上?
首先要掌握八度技巧的正确姿势:由于一指和五指的拉伸 , 手和手腕的肌肉会感到紧张 。这个张力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过度紧张只能让手腕动作越来越吃力 , 其状态要有准备但不能僵硬 。可想而知 , 就是伸手拿一个物品之前的状态 。其他手指要稍微弯曲远离键盘 , 手指离开键盘的重量要加到一指和五指上 。掌骨关节放松时应保持自然状态 , 凸出或凹陷过高都是不正确的 。手腕应与手掌基本统一或略高于手掌高度 。压得太低或举得太高都会给演奏带来困难 。肘关节应该自然下垂 , 而不是外翻 。用手臂的重量弹八度会给演奏带来惯性 , 从而降低技巧难度 。在练习中也要注意指尖和琴键的弹性 , 用力的感觉 , 帮助演奏者带来轻快明亮的演奏状态 。第一 , 学会用惯性弹八度;第二 , 分组手臂的力度 , 学会几个音一个力度弹八度 。这个练习特别适合手小的玩家 。只要有正确的方法 , 每个钢琴演奏者都可以习得八度技巧 。正如匈牙利钢琴家约瑟夫迦特所说 , “一个好的八度技巧不一定需要一个手掌大、手掌小的演奏者 , 而只需要长时间的精心准备 。”循序渐进为了更容易掌握八度技巧 , 首先要从八度以内的音程开始练习 , 一指五指同时自然支撑即可 。弹完六度 , 练七度 , 最后达到八度 。

钢琴八度弹不了怎么办 弹钢琴 如何弹八度,电子琴可以弹钢琴曲吗

文章插图
弹钢琴八度的时候手小够不太到 , 要怎么练习?
从压力练习开始 。用五个手指触摸按键 , 但不要按 。把手指举到最大 , 分开放下 。注意放松双手 , 这样可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 。另一个窍门是弹八度 。最好用腕力 。
弹钢琴只够8度怎么办?
说实话 , 8度就够了 。当然 , 越大越好 。小不一定要玩大牌 。你打不好不是因为你达不到 , 而是因为你技术上达不到 。没人能到达那么远 。好好练 , 手会变大的 。可以走的更远 。
【钢琴八度弹不了怎么办 弹钢琴 如何弹八度,电子琴可以弹钢琴曲吗】
钢琴八度弹不了怎么办 弹钢琴 如何弹八度,电子琴可以弹钢琴曲吗

文章插图
怎样弹钢琴的节奏型
第一 , 用断弦抒情 。比如左手第1指和第5指弹奏八度根音 , 右手依次弹奏和弦 , 用记谱法表示为1(左)135(右)2 。让我们用这支队伍去游行吧 。左手弹根音 , 右手弹和弦音 , 用记谱法表示为51(左手)3(右手) 。至于节奏型 , 可以随意使用 。1 , 半分解也可以 , 比如1(左)1`5 1(右)3注意我用的是无仰角低音的记谱法 , 用和弦的时候注意转位 , 就近解决 。这些基本的东西我相信你都懂 。
手指不够长弹钢琴8度音怎么处理?
建议你多练习 。但是要让你的手长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弹单音或者六七五度都是不错的方法 。当然 , 我尊重原创 。建议可以的话不要改分数 。
钢琴八度弹不了怎么办 弹钢琴 如何弹八度,电子琴可以弹钢琴曲吗

文章插图
怎样弹钢琴音阶才能弹的好
钢琴基本功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一是从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 具体来说就是从人体的手臂 。从手臂的分类来看 , 钢琴基本技法分为三个方面:——指技法;手腕技巧;手臂技术 。第二 , 从织体结构上对钢琴音乐进行分类 。根据钢琴音乐的织体结构分类 , 钢琴基础技术可分为四个方面:单音技术;倍频程技术;和弦技术;其他形式的技术 。单调技术是指一个技术钢琴织体一个一个弹奏的技术 。这种技法主要包括四种:音阶和琶音;颤抖;重复声音;其他没有统一模式的单音织体 。八度技法是指同时弹奏两个同音字 , 音程为一个八度的技法 。和弦技术是指演奏由若干个具有一定音程关系的音调组成的和弦的技术 。其他形式的技术是指除了前面提到的最常见的钢琴织体之外的其他钢琴织体 。如:单手双三度;分解八度音阶;断弦 。上面说的钢琴是从两个角度分类的 , 这两个角度是相互联系、统一的 。所谓单音技法 , 主要是指法 。在整个手臂中 , 弹奏单音技术的关键部位是手指 。所谓八度技法 , 八度技法=腕部技法 , 主要是腕部技法 , 弹奏八度技法的关键部位是腕部 。所谓和弦技术 , 和弦技术=手臂、手腕、手指的常用技术 。这三个部分是和弦演奏技巧中最关键的部分 。单音技术的正确演奏方法首先强调两点:1 。用音阶和琶音的正确弹奏方法解释单音技巧 。因为音阶和琶音是钢琴技术单音织体中最基本、最常见的织体形式 , 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钢琴音乐中的技术单音织体其实都是音阶和琶音或者它们的演变 。也就是那些无音阶和琶音的单音织体 , 它们的演奏方法一般与音阶和琶音相同或基本相同 。所以用音阶和琶音来说明整个技术性单音节织体的正确演奏方法是最形象最贴切的 。一个严格的钢琴学习者必须坚持练习音阶和琶音 , 因为音阶和琶音是整个钢琴技术的基础 。2.要讲的玩法是
基本方法 , 也是进行音阶与琶音基本练习方法 , 而不是根据乐曲的不同音乐要求而需变化运用的种种特定弹法 。音阶与琶音的正确弹奏方法可分十五点一 。手指要弯曲 , 以指尖部位触键 。触键时 , 除大姆指尖外 , 其它指尖与键面成90度直角后倾少许的基本垂直角度 。触键时 , 各手指最前端小关节要挺立 , 形成向外支撑的弧形状 。弹琴时手指要有一定硬度,弹出的音才会结实,有力.而指尖要有硬度 , 手指小关节就必须挺立;如塌陷,一定松软无力,也就弹不出充实的声音.这就是手指小关节要挺立的原因 。弹琴时 , 指尖触键时间越短 , 琴音的泛音震动延留也越长 。一般人弹琴如手指弯曲 , 指尖反应力会比手指平直更敏捷 , 触键时间也就能比手指平直更短 , 这是手指要弯曲的又一原因 。二 。弹琴时 , 手指要抬高 , 每个指头弹每个音之前、之后都要抬高 , 暂间隔不弹的指头也要抬高 。抬时 , 手指要保持弯曲 。弹琴时手指抬高 , 指头才能距琴键一定距离 , 才可产生足够的惯性力 , 弹出结实有力的声音 , 使声音有足够的泛音震动延留 。再者 , 练琴时手指抬高 , 还可加大指头的动作量 , 增强手指弹奏机能的训练效果 。这就是手指抬高的原因 。三 。以手的掌关节为发力点,要以手指与手掌相交处的掌关节为弹奏的主要发力点 。掌关节要发出足够的力量 , 必须做到:1 。动作敏捷;2 。动作幅度尽量大;3 。动作用力 。四 。弹音阶与琶音 , 手指要用力 , 手腕和小臂要放松 。手腕和小臂这两处弹琴最易紧张 , 酸累的部位 , 要尽量放松 。这方面 , 不少人都遇到一个矛盾:手指用力 , 手腕和小臂即下意识地随之用力和紧张;手腕和小臂放松 , 手指也随而软弱无力 。要尽力协调二者的关系 , 使前者用力 , 后者放松 。这一课题较难 , 但必须解决 。五 。弹音阶与琶音 , 要用手指处自身的独立力量 , 切勿用手腕、小臂来加压、加力 。不少人弹奏 , 由于手指无力 , 一味用手腕、手臂加压、加力 , 这就往往产生两种不良后果:一是手腕、手臂因而酸累不堪 , 致难于持续弹奏 , 个别严重者甚至把手弹坏 , 变成所谓‘职业病’;一是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 即由于的手指无力而借助手腕、手臂;又由于借助手腕、手臂 , 手指养成对借助手腕、手臂的依赖性 , 自身之力就总练不出 , 总要借助 , 依赖 。衡量借助手腕、手臂有无加压、加力的外观标准 , 是看弹奏时手腕和小臂有无强烈抖动 。如抖动强烈 , 则表明在加压、加力;反之 , 如加以约束使之强烈抖动不得 , 则失去加压、加力的可能 。因此 , 克服手指因无力而借助手腕、手臂这一毛病的有效办法就是 , 弹奏时严格约束手腕和小臂的强烈抖动 , 便手指在无外力借助下自行活动 , 逐渐练出独立功力 。人体手臂的大多处 , 即手掌、小臂、大臂乃至肩 , 弹琴都有可能酸累;唯有一处 , 就是日夜不停地弹 , 也永不会累 , 就是手指 。因此 , 只有当手指练出充分独立功力 , 弹奏不须依赖其它外力 , 弹琴才能持久、自如 , 才能弹好 。六、弹音阶与琶音 , 手掌、手腕和小臂要大体成一直线 , 并与键面基本平行 。手腕最好略低于手掌 , 而绝不可高于手掌 。因为 , 有条规律:手腕略低于手掌 , 弹出的音就能结实、有力 , 果粒感强;而手腕高于手掌 , 弹出的音必轻飘、模糊、缺乏果粒感 。当然 , 有些乐曲中的音阶或琶音织体 , 音乐表现特别要求轻飘或模糊的效果 , 手腕只得高于手掌来弹 , 这是特定情形 , 另当别论 。有些人弹琴 , 手腕高出两边的手掌和小臂 , 像个驼峰 。还有些人除此另加手指不弯而直伸 , 像只爬行的乌龟 , 弹出的音也模糊不清 。这些坏毛病都必须纠正 。七、弹音阶与琶音 , 手背内、外两端高低要大体相等 , 整个手背呈基本水平状 。人的手指中 , 四、五指最弱 , 不少人弹琴因四、五指无力支撑 , 致手背外端四、五指处向外下斜塌陷 , 形成手背内高外低 , 四、五指弹出的音也因而软弱模糊 。这样 , 还往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四、五指无力致手背外端下陷 , 手背外端下陷 , 又压住四、五指 , 使之不能充分抬动 , 而练不出自身力量 , 致手背外端下陷得不到改变 。克服这一恶性循环的办法是 , 弹奏时严格限制住手背外端下陷 , 甚至在使用四、五指时 , 有意识地将手背外端微微提高 , 给四、五指以足够空间充分活动 , 使其力量慢慢练出 。四、五指充分抬动 , 弹出的音就能清晰、明亮、有力了 。八、弹音阶与琶音 , 大指前半截应自然向里微微弯曲 , 后半截与手掌要稍有间隙 。有些人弹琴 , 大指前半截不向里弯 , 而向外逆撇 , 后半截与手掌紧紧并贴 , 这种姿势完全违反生理自然 。大家可以试试 , 大指若外撇 , 不仅大指本身紧绷、僵硬 , 连手的整个内侧半边也必然紧绷、僵硬 。九、弹音阶与琶音 , 手指、手掌 , 特别是掌关节处都要凸起、挺立 , 整个手 , 形成一个自然形态的“架子”、“模子”状 。这个“架子”、“模子”既不能紧绷、僵硬 , 又不可松垮、散软 , 而要松紧、软硬适当 , 呈自然状态 。有些人弹琴 , 手绷得又紧、又僵、又硬 , 像只铁爪;有些人弹琴 , 手松垮垮、软棉棉、像团棉花 , 都是不对的 。十、弹琴 , 包括弹音阶与琶音时 , 整个手臂要置于自己感到适当、舒适的自然位置 。有些人弹琴两手肘、两臂紧紧夹着身子 。也有些人弹琴两手肘、两臂过分外撇和高悬 。这都是坏习惯 , 应纠正 。十一、弹音阶与琶音 , 右手往上弹或左手往下弹时 , 两手大指每弹完一个音后 , 应即刻向内弯曲收进掌心下 。大指收进时 , 须做到几点:1 。松弛、自然、不可紧张、生硬;2 。在下个弹奏手指弹奏之时同时收 , 不可迟后;3 。果断迅速收 , 不可迟疑、缓慢;4 。一收到底 , 不可只收一半; 5 。收时 , 手腕高低不变 , 手腕不可拱起 。为什么大指要收进呢?因为音阶与琶音中要用大指弹的每个琴键之间 , 隔有其它琴键 , 而且互有一定距离大指每弹完一琴键后 , 如收进 , 其再弹下一琴键时 , 恰到下一琴键位置 , 就能从容弹出 。如不收进 , 该弹下一琴键时 , 大指尚在原琴键处 , 离下一琴键还有一定距离 , 只能生拐硬跳去弹 。大指一次次生拐硬跳去弹必带起手腕和小臂一下下摇晃拐动 , 非但样子难看 , 弹出的音也是一团团的 。对于大指要收进这一重要要求 , 许多弹琴者都忽视未顾 , 甚至根本不知 。特别提醒大家要重视 。十二、弹音阶与琶音 , 右手往下弹或左手往上弹时 , 两手三或四指继大指之后弹时的抬高动作 , 要切实做出 。因为 , 这里三或四指弹时 , 要交迭越过大指上方 , 跨度较大 , 动作较难 。不少人弹到这里 , 往往困难 , 而只顾使三或四指弹对位置、发出声音 , 对于这两指的抬高及相应的弹奏效果则忽略不顾 。有些人为使三或四指够到目标琴键 , 甚至拐动臂肘、手腕一起去够弹 , 弹出的音混浊、模糊 , 样子也很难看 。正确弹法是:大指下弹时 , 三或四指同时弯曲地抬高 , 再弹下;三或四指抬高时 , 掌关节及手掌前端亦一并上抬;而手腕要保持原有高度 , 勿上拱 。十三、弹音阶与琶音 , 手指触键有两条重要准则:1 。要尽量集中手指触键那一瞬间的力量;2 。要尽量缩短手指触键那一瞬那的时间 。为达到后一条 , 手指下弹时动作要敏捷 , 弹下后要尽快离键抬起(不针对音阶与琶音的慢速弹奏) 。很多人都以为 , 弹琴手指动作中最难、最重要的环节是手头下弹;其实 , 下弹后指头离键上抬的环节同等重要 , 而且 , 从一定角度说 , 难度还超过下弹 。以上所说手指下弹后要尽快离键抬起 , 不针对音阶与琶音的慢速弹奏 。因为 , 慢弹时 , 手指每弹一键 , 都要在键上停顿片刻 , 方可接弹下一键 , 不可能迅即离键抬起 。十四、弹奏包括音阶与琶音在内的钢琴技术性单音织体 , 手的各部位中 , 以两处最为关键 , 即掌关节和包括手指小关节在内的指尖部位 。掌关节的主要功能为:启动手指的弹奏动作 , 发出手指的弹奏力量 , 和支配手指的指头变换 。指尖的主要功能是将手指弹奏的力量传导至琴键 , 并在此过程中对手指触键进行细微控制、调整 。一些人弹琴手指技术欠佳 , 归根结底是掌关节和指尖功力不足 。因此 , 训练手指弹奏技能 , 应着重掌关节和指尖的训练 。使掌关节灵活、有力 , 指尖坚硬、敏锐 。十五、弹音阶与琶音 , 弹奏者在内心观念与自我感觉上 , 要以每一个音、每一个琴键、每一个手指各为一独立体 , 音与音、键与键、指与指之间互不依附、混淆、粘连 , 一个是一个 , 乾乾净净 , 利利落落 , 清清楚楚 。人们通常用“颗粒性”一语形容上逑要求 。所谓“颗粒性” , 包括四个特点:1 。弹出之音如一颗颗、一粒粒 , 个个独立、凸起、鲜明、清晰;2 。所弹每一个音 , 都似有一坚实之芯 , 声音集中、充实饱满;3 。触键短促 , 弹出的各个音 , 间隙分明;4 。弹出的每一个音相互均匀、规整、统一 。弹音阶与琶音要达到的效果标准:1、弹出之音集中、有力、挺拔、饱满、鲜明 。有些人弹奏 , 声音软弱虚飘 , 模糊不清 , 若以视觉形象比喻听觉形象 , 有如一幅焦距不准而景象模糊的照片 , 完全不合标准 。2、弹奏准确、乾净、清楚、流利、顺畅 。有些人弹奏漏音不断 , 错音百出;有些人弹奏不清不楚 , 糊糊涂涂;有些人弹奏断断续续 , 结结巴巴 。这都不合标准 。3 。弹奏均匀 。均匀范畴包括速度、力度与音色三方面 。有些人弹奏忽快忽慢 , 速度不稳;有些人弹奏忽强忽弱 , 力度不均;有些人弹奏忽明忽暗 , 音色不一 。这也都不合标准 。4、弹出之音色明亮、通透而有厚度 , 发音延续长、泛音足、共鸣够 。有些人弹奏 , 音色或暗、或闷、或乾 , 这也与标准相违 。5、双手弹奏非大体齐整 , 而是高度齐整 。弹奏效果有如人的两排齐整的牙齿 , 而不能犬牙交错 , 参差不齐 。须知 , 近些年 , 世界钢琴舞台对于弹奏的齐整性较过去更为注重 。弹音阶与琶音的几点练习规则:1 。最好每遍弹四个八度音区 , 儿童也同样 。2、除主要练双手同向弹奏外 , 也应练双手分向 。3、慢、中、快速都要练 。但力不胜任的快速不要练 。每弹一琴键后 , 手指在键上停留许久再弹下一键的那种过慢弹法也不要练 。因为 , 这种弹法 , 脱离正常弹奏的实际要求 。4、应主要练大、小调平行八度音阶与琶音 。也要练其它音阶与琶音(包括和声小调与自然小调) 。也要练半音阶 , 双手三度、六度与十度音阶 , 属七和弦与减七和弦琶音 。八度与和弦弹奏技术八度技术是钢琴中最常用、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技术之一 。钢琴弹奏者八度技术差的远比单音技术及其它技术差的人多很多 。就是着名钢琴家中 , 也有些人八度技术并不算很高明 。八度技术十分高超的钢琴家 , 世界上不是很多 。八度技术主要为手腕技术 , 因为 , 弹奏八度的人体技术关键部位是手腕 。为什么?这是人体的生理构造与生理机能所决定的 。人的手臂关节有指关节、掌关节、腕关节、肘关节与肩关节 。这其中 , 弹八度 , 可作为手臂动作轴心的关节 , 只可能是腕、肘、肩三个关节 。谁也不可能以指关节或掌关节为动作轴心来弹八度 。在腕、肘、肩三个关节中 , 如以肘关节为轴心来弹八度 , 动作反应必笨重、迟顿 , 不可能弹快 。如以肩关节为轴心来弹八度 , 动作反应比肘关节还不如 。而以腕关节为动作轴心 , 动作反应就很灵敏 , 就可弹快 。所以 , 弹八度要以腕关节为动作轴心;相应 , 八度弹奏力量的发出和弹奏位置的支配 , 也应主要在腕部 。因此 , 我们说 , 弹八度的人体技术关键部位是手腕 。这样说 , 并非无视手臂其它部位对弹八度的重要作用 。弹八度 , 除手腕必须灵活、有力、有弹性外 , 手掌、手指也须坚硬、有力 , 触键时能牢牢撑住 , 使手腕所发之力经手掌、手指时凝聚不散 , 充分传导至琴键 。如手掌、手指软弱、松散 , 纵使手腕再有力 , 力量经手掌、手指时也会大大散失 , 发出的音必虚、散、飘、浮 。此外 , 如弹强音量八度 , 仅腕力还不够 , 还须加进小臂乃至大臂的力量 。所以 , 弹八度 , 手的其它部位也相当重要 。八度的正确弹奏方法须说明 , 这里讲的是指弹奏技术性或华彩性(CADANZA)织体类型之八度的基本方法 , 而不是指弹抒情性八度旋律(LYRICAL OCTAVE-MELODIE)的方法 , 或以乐曲不同音乐要求而变化运用的种种其它特定方法 。首先讲弹一般音量八度的方法 , 也是进行八度基本练习应持的方法 。之后 , 再讲弹强音量八度的方法 。一般音量八度(OCTAVE)的正确弹奏方法可归纳为十五点:一、触键时 , 手掌、手腕和小臂要大体成一直线 , 并与键盘面基本平行 。如手腕和小臂高于手掌 , 而所弹又是一般音量或弱音量 , 弹出之音必轻盈、飘浮 。有少数乐曲的八度 , 就要求这种轻飘效果 , 手腕和小臂必须高于手掌来弹 。但一般情形 , 特别是进行八度基本练习时 , 手腕和小臂切莫高于手掌 。有些人弹琴 , 手腕一处高高拱起 , 高出前后的手掌和小臂 , 这种手形违反人的生理自然 , 弹出的音会异常虚散或僵硬不堪 。这种怪样子定要纠正 。二、弹一般音量八度 , 小臂要保持稳定 。整个手要以腕部为轴心上下动作 , 动作大小视弹奏音量强弱而定 , 一般音量愈强动作愈*R>但进行八度基本练习 , 特别是初练八度时 , 动作幅度愈大愈好 , 以加大动作量 , 增强练习效果 。不过 , 八度技术高的人 , 动作幅度一般都较小 , 因其腕功强 , 稍加动作就可达到各种要求 。但他们的技术了必定来自当初长久的大幅度的练习 。三、弹一般音量八度 , 要以腕部为主要发力点 。腕部既要用力 , 又要放松 。弹奏中要随时调节同一部位的这二者矛盾关系 , 使之协调、统一 。若用力有余 , 放松不足 , 必动作僵木 , 发音尖硬 , 手臂酸累过度而无法久弹;反之 。若放松有余、用力不足 , 定动作松垮 , 发音模糊 , 手臂失控而乱甩乱拍 。腕部发力时 , 还要用松弛、自然的巧劲 , 不能用僵紧、生硬的拙劲 , 特别要充分发挥腕部自身固有的弹力 。四、弹一般音量八度 , 臂膊(尤其是小臂)要放松,勿用臂膊尤其是小臂加压、加力 。不少人弹八度因腕力不足 , 一味用臂膊 , 尤其是小臂加压、加力 , 往往产生两种恶劣后果:一是臂膊 , 尤其是小臂因之僵硬、紧张 , 弹不多久即酸累不堪 , 无法久弹;二是往往形成一恶性循环 , 即由于腕力不足而借助臂膊;又因借助臂膊 , 手腕养成对臂膊的依赖性 , 自身之力就总练不出 , 总要依赖臂膊 。克服困难这一恶性循环的办法是:让臂膊 , 尤其是小臂充分放松 , 而失去加压、加力的可能 , 使手腕在无外力借助下自行动作 , 逐渐练出自身独立功力 , 无须再*臂膊 。五、弹八度 , 手的起落要充分利用自然反弹力与惯性力 , 落下后要*反弹力弹起 , 弹起后要*反弹力落下有如跳动之球 , 往复不断 。这样弹 , 一则富于弹性感 , 效果生动;二则省力 , 能久弹 。一些人弹八度 , 不懂用这样的自然之力 , 手起手落用尽拙劲 , 酸累不堪.六、弹技术性或华彩性织体的八度 , 通常以大、小指并弹为好 。非特定情形 , 最好其中不夹换大指同四指并弹 。因为 , 大、小指并弹出的音 , 较大指同四指并弹的音更集中、挺拔、鲜明 , 颗粒性、弹性感与清晰度也更强 。七、弹八度时 , 弹奏之大、小指最前端小关节要弯曲、挺立 , 整个指头要坚硬 。要用大、小指尖外侧部位触键 , 触键面要宜小不宜*R>一些人弹八度 , 指头散软 , 小关节松垮开不停甩动 , 像在琴上拂扫 , 弹出的音虚散、模糊 。这种不良形态必须纠正 。八、弹八度时 , 弹与不弹的手指都要自然弯曲、挺立 , 掌关节也要挺起 , 整个形成一种向上禹外支撑的自然形态的“架子”、“模子” 。这个“架子”、“模子”要有一定的紧度和硬度 , 但不可紧张、僵硬 , 弹奏时要只做以腕部为轴心的上下整体动作 , 自身形状定型不变 。一些人弹八度 , 手不撑立和定型 , 乱晃乱甩 , 像把刷子 , 弹出的音含糊不清 , 并充斥手指拍键的杂音 。这种坏毛病必须纠正 。九、弹八度 , 手背内、外两侧高低要大体相等 , 整个手臂呈基本水平状.不少人弹八度因小指无力支撑,致手背外侧倾斜下陷,形成手背内高外低.本已无力的小指又被下陷的手背压住,更用不上劲,弹不出有力之音.这样 , 还往往出现一恶性循环:小指无力致手背下陷;下陷的又压住小指 , 使之难以充分活动 , 而练不出自身之力 , 令手背下陷得不到改变 。克服这一恶性循环的办法是:弹奏时 , 尽力令小指支撑住 , 使手背下陷不了;甚至有意识将手背外侧微微抬高 , 给小指以足够空间充分活动 , 使其自身之力慢慢练出 。十、弹一般音量八度 , 臂膊要放松 , 手要有一定紧度和硬度 。这是一个矛盾难点:往往臂膊放松 , 手也随之松散、疲软;手有紧度和硬度 , 臂膊 , 尤其是小臂 , 也连带绷紧、僵硬 。要努力使这二者协调 。办法为:1、意念上将二者区分开 , 心中同时想到和感到一处放松 , 另一处有紧度和硬度;2、掌握好手腕的用力与放松 。手腕是臂膊和手的交界部位 , 与二者紧密关联 , 手腕的用力与放松关系掌握好了 , 臂膊和手的同类关系也就易于协调了 。十一、在八度两个音的相互音量关系上,可有三种弹法:1、左、右手用力重心分别偏重于左手大指或右手小指 , 突出这两指所弹之八度高音;2、与前者相反 , 用力重心分别偏重于左手小指或右手大指 , 突出这两指所弹之八度底音;3、两手用力重心各都均衡 , 左、右手所弹音量基本相等 。第一种弹出的效果较清晰、生动、明亮、光彩 , 节奏性与颗粒感较强;第二种弹出的效果较宽阔、浑厚、丰满 , 雄劲 , 混响度与共鸣感较多;第三种弹出的效果介于一、二种之间 。弹奏者应依所弹奏音乐要求 , 目的明确地择弹其一 。人的大、小指中 , 先天大指强、小指弱 , 弹八度大指弹出的音往往容易自然性强于小指 。对此 , 弹奏中要随时留意纠正 。十二、弹八度除特定要求外 , 手指触键那一刹那 , 一要力量集中 , 二要时间短促 。这样弹出的琴声就响亮、持久 。十三、弹八度的人体技术关键部位是手腕 , 而关键作用仅次于手腕的则是大、小指指尖部位 , 包括大、小指指头最前端小关节 。手腕在八度弹奏中的功能主要为:启动手的弹奏动作 , 并作为动作轴心;发出手的弹奏力量;支配手的弹奏位置 。指尖部位的功能主要为:支撑手的落键;向琴键传送手的弹奏力量;对手的触键进行细微调节 。许多人弹不好八度 , 究其原因 , 多因缺乏手腕功夫 , 次为指尖部位功力欠缺 。因此 , 要弹好八度 , 关键要练好手腕及指尖部位的相应弹奏技能 , 即手腕要灵活、有力、有弹性、有耐力 , 指尖部位要坚硬、敏锐 。十四、遇到长的快速连续八度段落 , 即使八度技术强的人 , 弹到后面 , 手臂也难免一定程度愈弹愈累 。要圆满弹下来 , 不致因手臂过累而坚持不下 , 就要掌握好手臂 , 尤其是小臂的放松 , 调节好整个弹奏过程中手臂力量的耗用 , 使手臂弹到最后仍有余力 。十五、初练八度时 , 可从下列基本练习方法入手:1、在一个键上重复弹多下 , 再换弹另一键;2、弹各种下同八度音阶与琶音;3、弹自己确定的各种八度模进音型 。初练时 , 宜多分手弹 , 多慢弹 。专练八度的练习曲不多 , 初可选练如车尔尼练习曲作品740第49首 , 等等 。当已初步掌握了八度弹奏技能后 , 还可挑选一些乐曲中的八度段落来练 。当然 , 这些段落多较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