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 。胤禵和胤禛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 。不过两人的兄弟感情非常淡薄 。并且在夺嫡之中还是政敌 。那么在胤禛继位时 。统兵30万的胤禵为何没有领兵造反呢?

文章插图
(胤禵画像)
在康熙晚年的时候 。九子夺嫡已经非常残酷了 。像大阿哥、八阿哥等人都因为卷入夺嫡风波 。遭到了康熙沉重的打压和圈禁 。可是同样被卷进夺嫡风波的胤禵却愈发得康熙看重 。甚至还被封为统兵30万的大将军王 。这可是诸皇子活了一辈子都得不到的风光 。
其实胤禵从小就比其他阿哥幸运 。
胤禵出生的时候 。生母乌雅氏已经因得圣宠被封为了德妃 。按清制具备抚养皇子的资格 。因此他从小是在德妃的呵护下长大的 。
胤禵从小聪明过人 。长大后不仅才华横溢 。而且他在骑射上也是诸皇子中的佼佼者 。因此就连最有心计的九阿哥都感叹:“胤禵聪明绝顶 。才德双全 。我兄弟皆不如也 。”
对于晒娃狂魔康熙来说 。能文能武的胤禵当然最值得他带在身边 。所以胤禵在年少时 。就频繁地随康熙出巡 。这不仅增长了他的见识 。同时也让他得到了更多表现的机会 。
由于对胤禵特别宠爱 。康熙对他的生活也特别关照 。比如胤禵在分府而居后 。康熙恩准他享有支取官物的符权 。这样府中的饮食物品等就全由内务府供应了 。
其实得到这种殊遇的皇子并不止胤禵一个 。不过他们所享有的时限大多只有一年 。唯有胤禵从康熙五十四年起 。直到康熙驾崩 。他一直享有这独一份的恩宠 。
单是宠爱 。这还只是做父亲的本能表现 。但有一件事却让康熙重新认识了胤禵 。
事情发生在康熙四十七年 。胤礽被废且已幽禁于咸安宫 。
大阿哥胤禔在夺嫡之争中最先败北 。
眼看夺嫡无望的他于是向康熙推举八阿哥胤禩 。并且告诉康熙 。有个叫张明德的看相人说胤禩是大贵之人 。除此外 。胤禔还主动要求愿意代康熙杀死胤礽 。

文章插图
【康熙去世后,十四阿哥为什么不领兵造反?】(康熙)
胤禔的举动让康熙勃然大怒 。他认为胤禔之所以会这样说 。显然是胤禩为了储君之位在背后鼓动 。于是他将诸皇子们都召到乾清宫 。并痛斥胤禩“柔奸成性 。妄蓄大志” 。并把胤禩锁拿治罪 。
胤禵素来与胤禩关系亲厚 。于是他便上前阻谏 。其间还和康熙发生了争执 。冲动之下 。康熙拔刀要杀他 。最后还是诸皇子跪求 。才化解了这场危机 。
后来 。康熙查明胤禩是蒙冤获罪 。于是一场误会才算解除 。不过这件事让康熙看到了胤禵对兄弟的情义之深 。同时他也感受到了胤禵的表里如一和心直口快 。这让康熙颇感安慰 。也就愈发更加疼爱胤禵 。
九子夺嫡到了晚期的时候 。争夺储位的皇子们几乎都遭到了康熙的打压和责罚 。此时唯有胤禛和胤禵没有受到夺嫡风波的连累 。
不过 。比起受宠爱的胤禵 。做哥哥的胤禛就太失败了 。他不仅在诸皇子中资质平平 。少有存在感 。而且康熙认为他“为人轻率 。喜怒不定” 。也不太喜欢他 。
此时其他阿哥在夺嫡之争中已经丧失了优势 。胤禵的优势就尤为突出了 。

文章插图
(雍正画像)
康熙五十七年 。迟迟不立太子的康熙放出一个信号 。
原来 。这年准噶尔入侵西藏 。需要派兵平定叛乱 。
显然 。骑射了得的胤禵是最佳人选 。所以康熙封他为大将军王 。还以天子出征的规格为他送行 。
除此外 。康熙又下谕旨给青海蒙古王公 。表示“尔等或军务 。或巨细事项 。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 。如能诚意奋勉 。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 。”
显然 。康熙此举有重点培养胤禵的想法 。而且登基称帝 。想要树立威望 。出征立功就是个好办法 。
于是 。朝中大臣纷纷认定胤禵会是未来新君 。
胤禵更是意气风发 。认为自己能笑到最后 。成为康熙的指定接班人 。
然而 。计划赶不上变化 。康熙六十一年 。康熙驾崩于畅春园了 。
胤禵在西宁 。山高路远 。消息传通本就快捷 。等到他知道康熙驾崩时 。胤禛的登基大典已经结束了 。
还不待胤禵有所反应 。胤禛召他回京的谕旨和接替他的人已经一并来到 。
尽管胤禵心有不甘 。但由于胤禛动作太快 。他根本没可能有时间筹划造反的事情 。
推荐阅读
- 八王爷把十四爷的寿礼换成死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用意?
- 康熙的皇八子胤禩被人称为“八贤王”,为何引来父亲康熙的厌恶和哥哥雍正的报复?
- 如果保罗去了湖人,詹姆斯,浓眉,保罗的湖人现在是怎样的成绩?
- 九门提督和领侍卫内大臣,都是一品高官,到底谁的权力最大?
- 八爷党为什么不尽全力拉拢手握重兵的年羹尧?
-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离开雍正皇帝,为何没有投奔年羹尧,而选择了李卫?
- 《康熙王朝》胤禔钟情宝日龙梅,康熙为何当着他的面与宝日龙梅云雨?胤禔心里疼吗?
- 《雍正王朝》“告诉邬先生,我要走了。”秋月临死这么说,是对雍正的无情控诉吗?
- 雍正当皇帝的时候圈禁了他很多兄弟,到乾隆的时候,他是怎么对待这些叔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