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去世后,十四阿哥为什么不领兵造反?( 二 )


再说 。就算胤禵想统兵造反 。也并不容易 。
因为 。想把30万兵力带到京城 。一路上粮草问题就很关键 。
然而康熙驾崩时 。胤禛不仅迅速封锁消息 。全城戒严 。而且还命负责粮草的川陕总督年羹尧一次只给3天的粮草 。这样一来 。胤禵就算想反 。也无济于事 。
何况胤禛继承皇位 。是有凭有据的合于礼法的 。胤禵想造反 。拿什么来说事呢?
没有办法啊 。这就是命!
(参考史料:《清史稿》等)
其他观点: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康熙皇帝去世 。雍正成为了“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利者 。就此成功登上皇位 。然而 。在不少民间野史和影视文学作品中 。都将雍正的“继位”描述为是“篡位” 。而雍正“篡取”的正是原本“属于”他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的皇位 。
当然 。也有不少人产生过这样的疑惑 。此时的胤禵身为“大将军王” 。手中掌握着十数万的军队 。如果雍正真的是“篡取”了他的皇位的话 。那他为什么不带兵杀回北京将皇位重新抢回来?况且 。即便康熙真的是将皇位传给了雍正 。胤禵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统领着这支在当时整个国家之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去实现武装夺权 。可胤禵却最终也没有选择如此去做 。反而是“乖乖”奉诏回到了北京 。被雍正剥夺了兵权 。同时就此失去了人身自由长达十三年的时间 。直至雍正去世才被放出 。
这里我们就来谈谈胤禵为什么没有起兵造反 。杀回北京去抢夺皇位 。

康熙去世后,十四阿哥为什么不领兵造反?

文章插图
康熙真的是想要传位给胤禵么?答案其实并非如此 。
历史上的十四阿哥胤禵 。确实是康熙皇帝非常喜爱的皇子 。尤其是在胤禵大婚之后 。康熙依旧让其住在宫中 。这样的安排纵观整个清朝历史都实属罕见 。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发动叛乱 。康熙正式册封胤禵为“大将军王” 。并且在给诸位蒙古王公的旨意中 。丝毫不掩饰对于胤禵的信任与器重 。
“大将军王是我皇子 。确系良将 。带领大军 。深知有带兵才能 。故令掌生杀重任 。尔等或军务 。或巨细事项 。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 。如能诚意奋勉 。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 。尔等惟应和睦 。身心如一 。奋勉力行 。”
胤禵当然没有辜负康熙皇帝的厚望 。成功平定了叛乱 。并且将准噶尔军队赶出了西藏 。大清王朝也就此将整个西藏地区纳入到自己的版图之中 。
康熙去世后,十四阿哥为什么不领兵造反?

文章插图
也正是因为康熙皇帝对于胤禵的如此安排 。让不少人认为 。康熙这是有意让胤禵建功立业 。从而为日后将皇位传给胤禵提前做好铺垫 。
然而 。就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 。胤禵平叛结束 。回到北京复命的时候 。康熙仅仅让胤禵做了非常短暂的停留 。便又命其返回了西北大营之中 。
要知道 。此时距离康熙去世只有一年的时间的 。康熙的身体状况也是每况愈下 。如果康熙真的有让胤禵继承皇位的想法的话 。那么他就应该将胤禵留在京城之中 。好让其做好权力交接的准备 。而不是将其迅速“赶”出了京城 。
康熙去世后,十四阿哥为什么不领兵造反?

文章插图
与之恰恰相反的是 。也就是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 。康熙将雍正之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接进宫中 。由他亲自进行培养 。到了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康熙又在去世前三天的时候 。让雍正前往天坛代其祭天 。在此之前 。如此重大的祭祀仪式除了康熙自己亲自前往外 。只安排过还是储君的皇太子胤礽代其前往 。
所以 。从康熙对于雍正和胤禵这样截然不同的态度与对待方式 。我们不难发现 。相比之下 。康熙真正心仪的接班人就应该是雍正 。而绝非十四阿哥胤禵 。
康熙去世后,十四阿哥为什么不领兵造反?

文章插图
十四阿哥胤禵领兵造反 。杀回北京夺位 。也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胤禵被康熙册封为“大将军王” 。开始挂帅西北 。而此时他麾下包括了新疆、甘肃、青海、四川等地的八旗驻军和绿营官兵 。总数达到了十多万 。是当时整个大清王朝兵力最多、实力最强的一支军队 。同时他还得到西北地区蒙古部落的拥护与支持 。也正是靠着这股强悍的军事力量 。胤禵不仅平定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 。并将其驱逐出了西藏地区 。在这之后还数次击退了准噶尔部的反扑与其他少数民族部落的叛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