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好教材 。但为什么只有男生有?
只针对男生性别做教科书 。易造成教育资源的倾斜、造成性别教育的片面化 。

文章插图
据不知名调查显示 。现在的男孩子学习成绩不如女生 。活动能力不如女生 。还变得性格内向爱哭鼻子、不够勇敢果断外向 。在很多老师、父母和专家眼里 。这些男孩简直是太不男子汉了 。

文章插图
【最近全国首本男生性别教材发布,意在培养男孩的阳刚之气,你怎么看?】因此 。这本教材应用而生 。
上海推全国首本男生性别教材《小小男子汉》 。该教材主要致力于帮助男孩们了解其生长过程中所需面对的一些性别困惑 。旨在提升男孩敢于担当的勇气与素养 。
该教材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共分六个篇章 。包括“我是男孩”、 “拥抱我自己”、“好想长大”、“亲近大自然”、“社会大冲浪”、“活力美少年”等 。

文章插图
该教材旨在培养男孩阳刚之气 。
但真正的阳刚之气 。并不是要求男生身上有肌肉、脸上有棱角、有炯炯有神的目光、有高大的身材 。男孩的阳刚之气主要还应体现在要有担当及责任感 。
——————————————————
如果这是男子汉教育的真正目的 。那么大家在讨论《小小男子汉》时的另一层期望似乎更值得重视——
那些具有普世价值的美好品质 。应该是不分性别的理想教育目标 。而不是只体现在对某一方的期望中 。
意志力、责任感、有担当 。是男孩子被社会期许拥有的品质 。可是哪一样不是一个优秀的人必备的素质呢?
《小小男子汉》也是一样 。自尊自爱、尊重他人等话题 。应当被平等地在男孩和女孩中传递 。
每个人 。都有相同的权利去通过教育获得美好的品质 。如果过分强调男子汉气概的单一标准却造成教育资源的倾斜、造成性别教育的片面化 。那就会在旧问题之上多了新问题 。反而得不偿失了 。
其他观点:

文章插图
一、女性强势是一大诱因 。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 。男孩已经让女孩全面超越 。男孩无论在学业方面、心理方面、体质方面、社会适应方面都逊于女生 。以成绩为例 。此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对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成绩优秀的男、女孩比例分别为45.35%和52.11% 。女孩比例明显高于男孩 。
“阴盛阳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尤其 。一些男孩“娘娘腔” 。衣着打扮趋向女性化 。外形柔美 。更让社会重视男孩阳刚之气不足的问题 。并引发担忧 。由于当前女生越来越强势 。尤其在性格表现上 。让一些男生越来越显得腼腆
二、缺少父亲的影响 。由于在教育过程中 。父亲的缺位使得男孩所受的挫折教育不足 。尤其在80后、90后群体的家庭教育中 。妈妈扮演着主要的教育角色 。这让许多男孩更多地受到了女性化的影响 。
三、‘日系’、‘韩流’文化的影响 。通常而言 。在日本、韩国等文学、娱乐作品中 。多把女性塑造成比较凶悍的形象 。而男生则主要为花样美男、柔美性男神 。这也影响了许多男生 。
既然要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 。那么什么是阳刚之气?

文章插图
首先要从锻炼身体开始 。这样才能具备担当责任的体魄;其次 。要培养男孩的意志力;再者 。学校也应开设相关的课程 。让男孩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最后 。要让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在男孩成长过程中 。挫折教育必不可少 。
其他观点:
我觉得编写这本书的人本身就有病 。为什么男生一定要是阳刚的 。而女生一定是娇弱的?世人习惯于见到男女各有不同的社会表现和社会地位 。这是几千年来人类对性别的偏见 。作为男的 。我虽然讨厌娘炮的男生 。但不等于他们的存在是错误的 。需要被改正 。不论男女 。所有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性格表现 。我觉得这些不需要被外人所强行引导 。每每看到那些说别人“死娘炮” 。“男人婆” 。“男人就该有男人的样子” 。“女孩子应该矜持一点”之类的话的人 。就想说 。你好闲 。为什么不能像我一样安静地做个美男子 。
推荐阅读
- 车抵贷怎么做才合规?
- 常吃芋头对女人有什么好处
- 有人用“一入多肉深似海”来形容自己,晒晒你的多肉说说为什么爱它?
- 西方文化入侵,很多女性不婚不育养狗当伴侣,对社会有啥危害?
- 湿气重不能吃什么食物
- 有哪些适合送给恋人的多肉植物?
- 吴亦凡事件,你怎么看?我认为喜欢什么不好,非要追星。太可怜了?
- 什么人不适合吃芋头
- 英雄联盟发出蔡徐坤即将代言英雄联盟公告,这是愚人节彩蛋还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