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高血压悄悄改变大脑结构!你可能不知不觉就变“笨”了
很多人觉得血压稍微高一点,无需在意,对身体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最近牛津大学一项研究发现,血压轻度升高也会影响大脑结构,降低认知能力 。
文章图片
我国将血压为120~139/80~89毫米汞柱称作正常高值,也可以理解为高血压前期 。提出这个概念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大家及早关注和预防 。只要血压超过120/80毫米汞柱,就要注意少吃盐、多运动、减体重、戒酒、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紧张等 。
亚洲人高血压有5个特点
由日本自治医科大学苅尾七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宇清教授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研究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发布的首个“亚洲动态血压监测专家共识”指出,亚洲高血压患者有其独特表现:
中风更常见
西方人群冠心病更多,而亚洲人群脑卒中更多 。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刊文指出,中国是全球中风风险因素占比最高的国家之一,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的中风风险十分突出 。
文章图片
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为250/10万,冠心病事件年发病率为50/10万,前者是后者的5倍;而在西方国家,两者的发病比例大致为1∶1 。因此,预防脑卒中是我国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目标 。
引发疾病的风险更高
亚洲人群血压升高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关联性比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人群更强,血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亚洲人群的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和31%,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人群分别增加24%和21% 。不过,与西方人群相比,血压降低的有益影响在亚洲人中也更明显 。
对盐较敏感
亚洲人可能具有遗传倾向的盐敏感性,即摄入高盐饮食后血压增高幅度高于欧美人 。调查显示,中国六成高血压患者都属于“盐敏感性高血压” 。这种敏感可能与国人本身吃盐多的习惯有关 。
文章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5克,而在中国,南方人每天吃7~8克盐,北方人则高达12~18克,相应的,高血压发病率呈现“南低北高” 。
肥胖因素影响不同
肥胖对血压的影响在亚洲人和欧美人中也有所不同 。与欧洲人相比,亚洲人可能会在体重指数(BMI)较低且BMI增幅较小的情况下,出现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 。
隐匿性高血压更常见
隐匿性高血压是指在诊室测量血压是正常的,而在诊室外血压升高,包括清晨、日间和(或)夜间血压升高 。
亚洲人隐匿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与血压晨峰现象、睡眠呼吸暂停及睡眠障碍等导致的夜间血压高有关 。
研究证实,血压晨峰现象及夜间高血压更易导致脑卒中、心梗等心血管不良事件 。亚洲人的白大衣高血压(指患者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升高,在家中自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正常 。这可能是由于患者见到医生后精神紧张,导致心跳加快,外周血管收缩所致)也高于欧美人 。
文章图片
此外,亚洲人冬季血压值较高 。比如,日本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会在冬季增加,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更易在冬季出现 。
针对亚洲人高血压的特点,专家给出以下治疗建议和措施:
生活方式调整
减盐对控制血压尤为重要,盐摄入量过高会增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肾脏疾病的风险 。对于口味较重者,可尝试阶段性减盐,即每月或每年减少5%的盐摄入量 。
推荐阅读
- 高血压|世卫组织发布新版高血压用药指南,了解7个要点,有助稳控血压
- 高血压|得了高血压会有哪些症状?没有症状的高血压更害人!
- 低血压|低血压比高血压更可怕?可能是这7个因素引起的,早知道早预防
- 高血压|年轻人高血压为啥总是低压高?
- 原发性高血压|世卫组织发布首部高血压指南!针对治疗提出8条建议
- 辣椒|吃辣椒到底是降低血压,还是升高血压,看北京大学的最新研究!
- 高血压|常吃“辣”的女性,高血压风险低
- 血压|血压超140/90,首选复方降压药!世卫组织高血压新指南
- 原发性高血压|29岁小伙生活很规律,为何也得高血压?
- 高血压|关于高血压的秘密,你知道多少?医生盘点50个关于高血压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