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肾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约占全部肾脏疾病的10%~15% 。目前,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 主要有药物治疗、疫抑制剂治疗、透析治疗等 。那么,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血管性血友病(VWD)是一种遗传性常染色体出血性疾病,其特征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缺乏 。VWD患者,尤其是具有严重出血表型的患者,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低于一般人群,且出血风险更高,并可能危及生命或导致长期并发症 。长期VWF预防可减少/预防复发性出血,从而改善HRQoL并降低长期并发症的风险 。已有研究表明重组VWF(rVWF)在VWD患者出血后的按需治疗和围手术期中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和疗效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rVWF预防可使重度VWD患者获益,减少自发性出血事件(BE)和VWF治疗频率 。基于此,研究者开展了一项III期开放标签、非随机、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旨在评估rVWF预防性治疗在重度VWD成人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
研究 ***
2017年11月至2020年7月,此研究共入组了23例患者 。纳入标准:年龄≥18岁;BMI:15-40kg/m2;被诊断为重度VWD(基线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VWF:RCo]<20 IU/dL) 。纳入患者被分为既往按需治疗组(入组前接受过VWF按需治疗,在过去12个月内有≥3例记录在案的自发性BE)和转换组(入组时接受了≥12个月的血浆来源VWF[pdVWF]预防性治疗) 。
患者均在入组后静脉注射rVWF 。rVWF预防性治疗计划持续时间为12个月 。既往按需治疗组的推荐起始剂量为50±10 VWF:RCo IU/kg,一周两次;转换组患者根据既往pdVWF预防性治疗方案的每周治疗剂量(±10%以内),分为一周1-3次进行治疗(每次输注的最大值:80 VWF:RCo IU/kg) 。
主要终点为rVWF预防性治疗期间自发性/非外伤性BE的年化出血率(ABR)(sABR) 。次要终点为患者间sABR的比较、sABR分类(0、0-2、2-5及>5)、rVWF消耗情况及出血位置 。
研究结果
>>>>
基线特征
在入组的23例患者中,17例患者完成了12个月预防性治疗(图1) 。

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

文章插图
图1
所有患者的平均(标准差[SD])年龄为40.6(19.3)岁,男性占比约50%,大多数患者(78.3%)为III型VWD(表1) 。
表1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基本相似,但与既往按需治疗组相比,转换组患者的历史出血率更低、伴随的疾病更少、既往药物/非药物治疗的频率更低 。
>>>>
疗效
相较于入组前,既往按需治疗组平均sABR降低了91.5%(rVWF预防性治疗/入组前sABR比值:0.085,95%CI:0.021-0.346)(表2) 。转换组平均sABR降低了45%(rVWF预防性治疗/入组前sABR比值:0.550,95%CI:0.086-3.523) 。
表2
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

文章插图
在rVW预防性治疗期间,既往按需治疗组和转换组患者中分别有84.6%(11/13)和70.0%(7/10)的患者sABR为0 。既往按需治疗组中,相比于入组前,有92.3%(12/13)的患者sABR降低幅度≥25%(95%CI:64.0%-99.8%) 。转换组中,有90%(9/10)患者的sABR不高于入组前(95%CI:55.5%-99.7%) 。
>>>>
安全性
17例患者(73.9%)总共经历了41例不良事件(AE) 。3例患者报告了严重AE,但与rVWF无关:既往按需治疗组中,1例患者因跌倒导致多处受伤而住院;转换组中,1例患者因腹痛和疑似阑尾炎短暂住院后确诊为轻度尿路感染,1例患者因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治疗 。1例患者出现中等强度的非严重性头痛,被认为可能与rVWF有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