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意见“债主”已违法“老赖”也有错 网贷逾期信息共享怎么办


律师意见“债主”已违法“老赖”也有错 网贷逾期信息共享怎么办

插图/杜卉
有网贷平台自建联盟 , 将逾期借款人详细信息在网站上发布
业内称公示信息属监管空白 , 律师表示网站无权公布“黑名单”
插图/杜卉
连父母信息都被公布
超过4000多名网贷借款人的身份证号、照片、家庭住址、学校单位甚至父母姓名等信息被公布在一家名为“中国信用黑名单”的网站上 , 这条信息一经网络发酵 , 便引起广泛关注 。
采访人员25日试图登录“中国信用黑名单”网站 , 但显示该网站已关闭 。不过根据网络留存的信息 , 仍可轻易查到部分失信者的信息 , 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借款金额以及逾期天数 。
根据此前报道 , 点开详细的内页还会看到网贷逾期借款人详细的家庭住址、支付宝账号、学校名称甚至父母、兄弟等第三方的姓名和电话 。
“这样公布未经处理个人信息实在太吓人” , 25日 , 一名匿名网贷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分析 , 一般是中小型平台才会出于无奈选择此种途径 , 以迫使逾期借款人还款 , “或许也和委托的催收团队相关” 。
“信息共享”属监管空白
网贷平台是否可以分享这些逾期的失信者的失信信息呢?网贷之家分析师陈晓俊表示 , 暂时未有明确的条文规定 , 而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搭建平台分享失信信息的做法其实较为常见 , 已经成为“监管空白” 。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透露 , 目前不少网贷平台在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时 , 都会列明条款 , 提示借款人是否同意公示信息 , 比如逾期者是否可以去媒体刊登、是否可以与第三方平台共享等 。
“网络借贷平台并没有纳入央行征信系统 , 因而催生了不少平台之间进行信息共享” , 方颂认为 , 判断信息共享是否合规尚无法律规定 , “只能从道德角度进行判定 , 比如是否对个人信息进行模糊处理 , 以及是否公布了无辜第三人如父母兄弟的个人信息等” 。
建联盟分享老赖信息
采访人员发现 , 一些P2P信贷和消费金融分期平台结成联盟 , 分享失信者的名单 。
采访人员登录一家名为“网贷信用黑名单”的网站发现 , 其中公布了不少网贷“老赖”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借贷平台等信息 。而这些个人信息有部分是经过处理的 , 即身份证中间号码做了模糊处理 , 也有未经处理的个人信息 , 比如借款人手持身份证正面的清晰照片 。
该网站首页的不少信息来自一家名为“汇贾分期”的消费分期平台 , 采访人员随即联系了该平台的客服 , 客服表示会对客户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但当采访人员问到为何网上会有逾期名单 , 该客服回答称“那是一些故意逾期不还钱的人 , 我们在几次催收后还不肯还钱的 , 是会上黑名单的” , 并且保证“正常还款就会没事” 。
插图/杜卉
逾期催收做成了生意
不少网贷业内人士对这种公布个人信息的做法表示质疑 , 但也坦承了自己的担忧:互联网金融行业尚未接入征信系统 , 对于这些失信人 , 网贷平台到底该怎么办?
据悉 , 当前不少网贷平台对逾期的借款者都会采取催收手段 , 一部分网贷平台培养了自己的催收团队 , 而另一些则将催收业务外包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 催收团队的收费少则20%起步 , 多则超过50% , 整个行业内也是良莠不齐 。
“包括一些银行信用卡中心和小贷业务部 , 对于逾期借款人也有催收手段 , 只是比较严格” , 一位金融人士透露 , 银行在与催收公司合作时往往都会挑选有资质、较为正规的企业合作 , 且对对方的行为有严格规定 , “比如不得上门粘贴大字报、不得上门催收、不得骚扰其父母或其他兄弟姐妹等” 。
方颂则表示 , 虽然当前央行征信没有对类金融机构开放 , 但包括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有关机构在内 , 已将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征信数据库列入了工作议程 。
律师意见
“债主”已违法“老赖”也有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