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民日报说准了!美团的结果都是“自作自受”

互联网市场行业接连发生变局,国家已经出手 , 针对平台二选一,劳动者就业保障等等问题接连提出要求 。其中在外卖行业 , 美团首当其冲 。
美团频频被曝出问题恐怕不是偶然 。难道被人民日报说准了?在市场规则改变后,美团还沉得住气吗?
美团问题频现
对行业敏感的人会发现,互联网已经变天了 , 野蛮生长的时代迎来终结 。各大巨头都被束上紧箍咒,如果不遵守相关规则,那么等待巨头们的,将是更为严厉的处罚 。比如某电商平台因对商家展开二选一涉及垄断,被罚款182亿 。
还有某网约车平台因国外上市涉及信息安全问题,旗下打车软件被下架,国家7部门联合进驻 。两个多月已过,事件仍未落下帷幕 。
除了电商,打车市场,外卖领域也不可避免 。外卖市场出现的问题集中在大数据杀熟,对商户实施二选一,对平台劳动者未给予权益保障等等 。而这些问题,全部都在美团身上得到了体现 。
首先是大数据杀熟,有用户反?。?在平台下单却发现会员比非会员账号配送费更贵 。假设会员账号一笔订单20元,其中有5元是配送费 。
而非会员同样的地址,时间段,除了会员身份外其余没有任何变化,但订单金额为16元,其中1元是配送费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都是15元的外卖,可是加上配送费,会员账户需要接受比非会员更贵的价格 。
这种价格区别对待是典型的大数据杀熟 。但如今大数据杀熟拟考虑立法,相信未来这类问题会有所改善 。
其次是对商户实施二选一 。和某电商平台一样,美团也实施了商家二选一 。美团也因此被立案调查,根据美团预测,有可能会要求改变商业管理模式或处以高额罚款 。
美团对商家二选一由来已久,进驻美团的商家,往往会被要求签订独家协议 。也就是只能在美团平台上开店,若不同意,就有可能被降权推荐,缩短配送范围等等 。
相比之下,对平台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就有严峻了 。美团平台注册的骑手数量达到了一千万 , 而且根据美团透露,这千万骑手都是外包关系 。美团没有直接责任,不需要缴纳社保,也不会为骑手的人身安全负责 。
针对骑手的劳动权益,国家也提出了相关要求,美团需提供劳动者足够的休息时间,要为骑手缴纳社保等等 。那么美团是怎么做的呢?有消息爆料 , 美团要求骑手注册成个体工商户 。
此消息一出,资本家的嘴脸尽显无疑,骑手变成个体工商户,那么骑手和平台就变成合作关系 。平台轻而易举就化解了缴纳社保问题 。美团问题频现,或许不是偶然,而且这些问题存在不止一日两日了,现在都被曝光,也让美团处于风口浪尖 。
被人民日报说准了?
美团凭借在外卖领域取得的市场地位 , 成为了国内排名前列的互联网巨头,市值高达万亿港元 。但是美团并没有停止对外扩张,除了外卖餐饮 , 在打车出行、酒店住宿、金融借贷、社区团购等市场都有涉猎 。
但不论美团发展多少业务,都必须遵守市场规则,尤其是对平台用工问题,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不是逃避 。联系到美团如今的处境,二选一被调查,罚款还有要求整改对平台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等问题,难道真被人民日报说准了?
人民日报曾提醒,平台发展越壮大,就越要规范发展 。只有在规范的轨道上,企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
【被人民日报说准了!美团的结果都是“自作自受”】虽未点名,但人民日报很明确地指出外卖送餐已经成为新就业形态,但存在用工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对保护外卖送餐员的劳动权益至关重要,而美团的结果都是“自作自受” 。
美团还沉得住气吗?
外卖骑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骑手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退出这个职业 。
到时候千家万户因工作不便点外卖,可能一个小时都没有人接单 。无数商家也要回归实体店经营,可如果是偏僻的店铺,是很难吸引客人进店消费的 。而外卖平台没有骑手送餐,最终会失去用户消费者 。
所以加强对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刻不容缓,美团对此还沉得住气吗?
关于这些问题,美团多次发声 , 其中“强迫骑手注册成个体工商户”这一点提出明确要求 , 根据美团表示,合作商不能以诱导或强迫的方式让骑手注册成个体工商户,另外会从推动职业发展,完善骑手社会保障等多方面落实政策要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