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陈根:保“量”追“质”,睡眠为什么这么重要?( 二 )
避免这些损伤的危害的唯一办法就是修复它们 。虽然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很多酶类都会一起发挥作用来最大限度地恢复DNA中的遗传信息,但DNA双链断裂的修复过程依旧十分复杂,需要激活多条信号通路、募集多种酶和蛋白复合体,因而也需要较长的时间 。
然而,在白天,由于机体的活动增加,再加上神经细胞的修复能力有限,它们往往只能先集中力量优先修复重要的区域,DNA的损伤往往不能及时得到修复 。在这样的情况下,修复工作自然就拖到了晚上 。
为了研究睡眠对修复神经活动时裂开的DNA的影响,以斑马鱼为对象,研究人员先是在斑马鱼清醒时,给斑马鱼喂食了一种神经惊厥剂——戊四唑,使得斑马鱼DNA的断裂位点数量在摄入戊四唑3小时后就增加到了活动一天后的水平 。正常情况下,在休息10小时后,断裂位点数才会降到较低的水平 。
然而,研究发现,暴露在戊四唑中后,这些斑马鱼需要的睡眠时间会增加 。而发挥作用的关键,就是大脑中的PARP1蛋白 。当神经元中的DNA发生损伤时,PARP1蛋白是损伤修复系统中反应最快的蛋白之一,它能在生物清醒时就到达损伤的位置进行标记,同时还会让大脑发出催促生物睡觉的指示 。
而当生物进入睡眠后,染色体的活动会相应加快 。PARP1蛋白会在损伤位置召集一组可以修复DNA的蛋白Rad52和Ku80,以修复DNA的损伤 。也就是说,随着神经元DNA损伤累积,睡眠压力会逐渐增加,强迫生物睡觉 。
此外,研究还发现,如果只休息2个小时或者4个小时,斑马鱼DNA上的断裂位点数只会略微降低 。在这种睡眠被剥夺的情况下,DNA的损伤不仅会增加,更是会无法修复 。
可以说,面对千疮百孔的DNA,睡眠似乎是最优的解法,也是唯一的解法 。
睡眠的使命显然,睡眠是一种必需的活动,而不是可选的活动 。人体的睡眠从第一阶段开始,然后依次递进到第四阶段 。在进入快速眼动阶段之前,人体会重复进入第三阶段,然后是第二阶段 。一旦快速眼动阶段结束,睡眠通常又会回到第二阶段 。90分钟是一次睡眠的循环,每个晚上,人们都大概会经历四到五次这样的循环 。睡眠就是在这样的循环里完成自己的健康使命 。
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让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 。要知道,人体内自律神经包括活跃状态下的交感神经和放松状态下的副交感神经 。这两种神经24小时都处于活动的状态,并轮流调控人体的活动,负责维持人的体温、心脏的跳动、呼吸、消化,以及对激素分泌、新陈代谢的调节 。
白天,交感神经处于优势地位,体内的血糖值、血压、脉搏数会上升,肌肉和心脏活动也变得活跃,大脑处于紧张的状态,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 。但如果交感神经总是处于活动状态的话,身体和大脑都会感到疲惫,压力也会不断堆积 。
非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下或者用餐之后,副交感神经会处于优势地位 。此时,心脏的跳动以及呼吸的节奏都会放缓 。夜晚,如果副交感神经不能顺利替位,就会出现难以入睡,亦或睡眠变浅的情况 。长此以往,自律神经自然就会失衡,体温和肠道活动等身体的基本机能也会出现异常 。
因此,睡眠初期的黄金90分钟里,让副交感神经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是最佳睡眠应完成的第一大使命 。在得到良好休息的前提下,整理记忆,并让记忆扎根于大脑是睡眠的第二大使命 。
研究已经证明,睡眠对学习和记忆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般来说,大脑在学习新事物时,首先是将吸取的新信息导入大脑,其次是巩固所学最终成为大脑中的稳定记忆——其中,通过睡眠,可以让脑电波加强特定记忆的形成 。
推荐阅读
- iphone|苹果教你如何让 iPhone 电池保持健康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