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小马智行元气大伤,独立自动驾驶公司路在何方?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连线出行,作者 | 韩滢,编辑 | 李信“你能不能帮我打造一款在加州任何道路上都能自由行驶的自动驾驶汽车?”
这是十二年前,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向谷歌“自动驾驶之父”Sebastian Thrun抛出的一个想法 。正是这个在当时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想法,开启了谷歌自动化驾驶之路,也拉开了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的序幕 。
经过多年发展后,硅谷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大洋彼岸的中国,自动驾驶赛道也越来越热闹 。不仅有百度、滴滴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成为先行者;像小马智行、图森未来、文远智行这类独立自动驾驶公司也纷纷出现 。
除此之外,自动驾驶作为电动汽车落地的重要一环,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也都没有放弃这块蛋糕 。
不过,从2009年诞生以来,自动驾驶行业一直被安全性难保障、技术难落地、商业化难实现等问题困扰 。从国内来看,近期,此前欲赴美上市的小马智行,有了新动态 。
据晚点LatePost报道,约一个半月前,小马智行已将卡车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并入乘用车研发团队 。合并前,卡车部门总人数约为100人 。伴随业务收缩的,还有相关核心人员的离职 。

文章图片
图源小马智行官方微博
当资本和对手都在高速前进时,小马智行似乎被按下了调整键 。在此之前,卡车板块是小马智行极为看重的业务 。
另一方面,自动驾驶商业化也是行业性的难题 。即便是行业领头羊谷歌、百度等公司也还没寻找到更好的出路 。
元气大伤的小马智行,还能撑到盈利的时候吗?独立自动驾驶公司的出路又在哪里?
1 、小马智行元气大伤 还没等员工们反应过来,小马智行的掌舵者已经宣布完成了重要调整 。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小马智行在9月中旬的一次团队沟通会上,两位创始人宣布将卡车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并入乘用车研发团队 。彼时他们表示,公司要集中资源做重要的事,卡车团队独立研发的效率偏低 。
同时,业务调整也引起了管理团队的动荡 。据晚点LatePost报道,此次业务调整后,几员大将相继离职 。小马智行卡车部门自动驾驶技术总负责人潘震皓、国内自动驾驶 PnC(规划与控制)组负责人孙浩文已在调整后离职 。
将时间线提前,小马智行业务的调整动作更加频繁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在此次结构调整之前,小马智行卡车部门研发团队收紧招聘名额,9月美国卡车路测暂停,8月小马智行搁置了此前推进的赴美上市计划 。
对于此次调整,小马智行回应晚点LatePost称,此次调整考虑到乘用车自动驾驶技术和重卡自动驾驶技术有共通性,放在一起研发效率更高 。
但据连线出行了解,此前卡车业务一度是小马智行的重要发展方向 。
去年,小马智行卡车事业部成立 。今年3月份,小马智行正式发布业务独立品牌“小马智卡” 。彼时,小马智行CEO彭军表示:“我们的战略非常清晰,小马智行将同时聚焦乘用车及商用车两大业务板块 。”
今年4月,小马智卡还和汽车制动控制系统供应商采埃孚签署了合作框架,在商用车物流领域进行合作;5月,小马智卡获得广东省首批自动驾驶卡车测试牌照,可开展物流商业运营 。7月,小马卡车事业部负责人李衡宇对外表示小马智卡已开展200多天道路测试、完成1.36万吨货物运输、跑了3.7万公里商业运营里程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