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哈佛大学顶尖肿瘤专家,全职回中国想做什么?( 二 )


菠萝:您回国发展 , 现阶段团队还不大 , 面对肿瘤这种复杂的疾病 , 怎么实现MDT的理念呢?
朱教授:非常好的问题 。因为我目前所在的医院非常年轻 , 部分配套还不够完善 , 所以基于以上理念 , 我们会选择团队完备、治疗序贯成熟的一些特色病种 , 优先发展 , 比如乳腺癌、胃肠道肿瘤 。
另外 , 我们借助于跟麻省总院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 请他们在这个领域的专家进行远程的MDT讨论 , 能够让患者得到国际专家最直接最准确的评估 , 然后反馈给患者 。
在与国内医院的合作方面 , 我们很有意识地跟在上海的三甲医院进行非常紧密的合作 , 像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华山医院等都会给予我们支持和协同 , 比如请这些医院的专家到我们这里来进行非常重要的会诊 。
另外一些非常疑难的手术 , 我们会转到其他的三甲医院来完成 。这已经是互助互补、互相激励的一个模式 , 所以总的来说 , 我非常满意这一年的进展 。
菠萝:说到临床研究 , 这块您是权威 , 中国您说有些做得不错 , 但整体来说和国外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比如在中国 , 很少有患者能够入组临床试验 , 大家对它了解也并不多 。根据您在国内外的经历 , 这些患者对临床实验有没有什么误解 , 是您想澄清一下的?
朱教授:对 , 临床研究确实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 , 从医生转到临床研究者 , 理念调整有一个适应、学习、开发的过程 , 同样对于中国患者也有一个接受、适应的过程 。
患者一定要知道 , 临床研究有很多种 。很常见的一个误解是 , 临床研究对照组没有接受真正的治疗 , 只是接受安慰剂 。但实际上这种安慰剂对照的临床实验只占很小一部分 。很多临床研究中 , 患者知道要接受的药物治疗是什么 。
另外就是临床研究的自愿性 , 在整个临床研究的筛选过程、认可过程 , 还有参加的过程 , 在任何时候患者如果有改变决定的话 , 实际上都是有权利退出的 , 而不是说从一开始就必须坚持到最后 。
患者加入临床研究的过程 , 是与医生共同推动肿瘤专业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手段 。只有这样 , 才能有更多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案惠及患者 , 这个重要的理念 , 希望大家能够慢慢接受 。
菠萝:您当年为什么选择了肝胆这个领域?虽然在中国肝癌很多很严重 , 但在美国其实挺少的 。
朱教授:我在医学院毕业以后 , 一开始是专攻病毒学 , 在美国读博也是专攻微生物病毒学 , 所以我在病毒领域是非常成熟的 。很多肝脏肿瘤实际上是由乙肝、丙肝病毒引起的肿瘤 , 因此在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案如何突破 , 我已经有一些很深的思考 。
虽然当时美国患病的比例相对较低 , 但是肝癌上升的趋势已经被看到 , 同时这方面研究者相对比较少 。我也期待有更多新药加入肝癌 , 考虑到自己相关的理念和背景 , 应该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差异化竞争的选择 。现在回想起来 , 选择还是对的 , 这个领域在美国也变得非常热了 。
菠萝:是的 , 而且又有新药出现了 。
朱教授:对的 。胆道肿瘤就更是如此 , 我刚开始介入这个领域的时候 , 实际上是一片空白 。对这类晚期肿瘤 , 除了给一些经验性的化疗以外 , 我们对整个肿瘤的发病机理一无所知 , 对它的分子发病机理 , 分子突变构成没有任何的了解 , 也没有考虑过哪些靶向药物可能会有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