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哈佛大学顶尖肿瘤专家,全职回中国想做什么?

菠萝说
中国患者可能不熟悉朱秀轩教授 , 但他是国际顶尖肝胆肿瘤权威 , 在专业圈可谓无人不知 。朱教授负责了很多肝癌、胆管癌以及其他胃肠道癌症的重磅临床试验 , 为推动新药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 。
这一期的《菠萝会客厅》 , 我们就和朱教授聊聊理想和现实 , 聊聊消化道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前沿 。
本期嘉宾:朱秀轩(Andrew Zhu) ,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 ,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 曾任麻省总医院肝癌研究中心主任 , 现任嘉会国际肿瘤中心主任和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 。
肿瘤|哈佛大学顶尖肿瘤专家,全职回中国想做什么?
文章图片

菠萝:您为什么想回到中国来?
朱教授:我个人背景比较特别 , 从北医毕业后 , 最早去美国是读基础科学博士 , 后来又从基础转向临床 , 一直关注消化道肿瘤 , 特别是在肝胆肿瘤的前沿临床研究中保持领先 。
中国患者是全球肿瘤患者中占比最大的 。如果要在这个领域体现更大的影响 , 我希望可以把所学所积累的经验带回国内 , 有所应用 。
第一 , 把我们在美国学到的最先进的临床诊治经验 , 特别是多学科会诊(MDT)团队的组建经验 , 带回国内 , 可以直接让患者尽早受益 。
第二 , 和中国临床研究的同仁一起努力 , 把中国的临床研究共同推向更高水平 。
改革开放以来 , 有很多科学家和制药专家从美国回来创业 , 推动中国肿瘤市场发生了一些改变 。肿瘤药物开发要想成功 , 取决于临床试验的成功与否 , 有赖于出色的临床实验的设计和执行 。
以前中国的临床研究可能跟世界差距非常大 , 通过国内临床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 现在中国很多临床肿瘤学家带领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已经开始在最好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 同时在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发言 。所以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
菠萝:MDT在国外已经是常规操作 , 您从09年就开始搭建肝肿瘤的MDT团队 。据我所知 , 国内这方面应用比例还不是特别高 , 以您的了解 , 在中国开展MDT的挑战在哪?
朱教授:MDT的概念已经有很长时间 , 鉴于实体肿瘤的挑战性 , 不管是从手术角度 , 药物介入还是放疗角度 , 任意单个学科的介入 , 都不可能对患者的整个治疗提供全面管理 。如果从多学科对某位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 无论从效率还是质量 , 应该都是非常好的模式 。
在美国 , 这已经是常见模式 , 并不是说局限在某家医院 , 也不是局限于某种肿瘤 。在中国 , 大家也很尊重这个概念 , 很多实力非常强的三甲医院 , 已经做了很多很好的工作 , 所以我觉得这方面的差距慢慢在缩小 。比如国内的外科团队的实力就非常强 , 能够找到的适应症就更广一些 , 积累的经验也很多 。
我回国组建MDT时 , 还想尊崇几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一是要根据各个专业委员会的指南 , 尽量做到诊疗方案标准化 。对于病人具体治疗方案的设定 , 要根据最佳证据来指导 。
第二 , 把各个学科对患者所能带来的收益全都调动起来 , 给患者做个性化的最佳治疗方案 , 这是对患者最负责任的表现 , 我们希望在这方面能够做得更标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