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权威发布】非小细胞肺癌PD-L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四 )


5.5.1 实验室内部质控
室内质控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检验步骤的准确性和实验室每次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首先,必须确保实验室的PD-L1检测试剂盒/相关试剂可靠,并符合NMPA及相关法规要求,且实验室需要提供技术检测和评判[如同步对照(On-slide)染色等]合格的证据 。其次,除保证检测前样本处理达到要求外,室内质控常规应设立阳性及阴性对照,对照建议以采用:已知的PD-L1强表达(≥50%)、中-弱表达(1%-49%)以及阴性表达(
5.5.2 实验室外部质评
参与室间质评活动是实验室外部质评的主要方式 。实验室应定期参加PD-L1检测室间质评活动,每年至少2次 。室间质评可通过参加国内权威机构举办的室间质评活动来完成,也可通过与其他实验室(如已获得资格认可的实验室、使用相同检测方法的实验室等)比对的方式确定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
06
PD-L1表达异质性相关科学问题
尽管PD-L1表达对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预测作用已经获得国内外监管机构的一致认可,但在研究及临床应用中仍有一些与PD-L1表达相关的科学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
6.1
PD-L1表达的瘤内异质性
目前,临床获取组织学标本的方式主要有手术切除标本和活检标本(包括肿物穿刺) 。了解标本间PD-L1表达的异质性对临床检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不同研究中,PD-L1表达在手术标本与活检标本间存在一定异质性[35-38],国内相关研究同样显示类似结果[39,40] 。一项研究(n=239)发现单个活检标本与手术标本间的不一致率较高;为降低风险,推荐至少取4个活检标本进行检测[41] 。另一项研究(n=268)发现PD-L1表达值最高的活检标本与手术标本的一致性最高,且活检标本数量不足将影响PD-L1表达检测的准确性[42,43] 。因此,使用活检样本检测PD-L1时,应注意尽量获取足量的活检标本(建议4个活检标本),建议对所取组织全部进行PD-L1检测,对不同组织表达情况,应重视表达率最高的组织块(条)的检测数值,或许更加接近肿瘤本身PD-L1的表达状况 。当然相关临床实践问题需待进一步研究不断充实并完善 。
6.2
PD-L1表达的瘤间异质性
不同研究发现PD-L1表达在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局部复发灶/远处转移灶之间存在差异,不一致率为11.4%-39%[29,44-50];但似乎肿瘤自然进展转归的病灶(未经治疗复发或转移灶)与原发灶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44,51] 。而多项研究[51-61]均发现,患者在接受抗肿瘤治疗(化疗、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前后,PD-L1表达水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但PD-L1表达高低差异程度目前无明确定论 。
PD-1表达是动态变化的,但由于现有研究样本量有限,临床试验入组标准不统一,目前各个研究的结论存在一定不一致之处,对此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因此,目前建议临床实践中尽可能使用免疫治疗前最近期的标本进行PD-L1检测,若近期标本不可及,可考虑采用3年内的组织/细胞蜡块标本 。
7
总结
PD-L1检测作为预测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晚期NSCLC一线、二线及以上治疗的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已在绝大多数病理实验室中得以应用,并被临床医生广泛应用于筛选或辅助判断免疫治疗中可能获益的患者 。规范化操作程序和标准化结果判读能提高PD-L1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另外,加强临床与病理的沟通交流将有助于获取更准确的PD-L1检测结果及对治疗疗效的客观评价 。本共识后续将根据临床诊治进展及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进一步更新 。
非小细胞肺癌|【权威发布】非小细胞肺癌PD-L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文章图片

参考文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