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这批“技术派”,想改变中国农业

拼多多|这批“技术派”,想改变中国农业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谈起农业,大多数人的理解仍停留在土壤肥料、风吹日晒雨打、“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等的印象里 。而现实中,很多田间地头已经是另一番景象 。
位于丹东东港的一家草莓合作社,往年一对夫妻最多管理2个大棚,但今年,生产部部长助理一个人就管理了7-8个大棚,通过智能水肥、温控、植保等策略,何时施肥、施肥多少、是否需要降温或加湿,都交给了AI 。
2600多公里外的昆明富民县,“多多农研基地”里,本该生长在夏天的番茄,却是到9月底才种下,通过一个独立温室及对应的环境控制应用接口,远程调节温室内生长环境“适宜”,到这寒冬腊月已经收成好几波了 。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古老农业”的历史进程已经到了“智慧农业” 。
拼多多|这批“技术派”,想改变中国农业
文章图片

云南多多农研基地里,补光灯下的番茄
冬月里种出了“智慧番茄”作为一名浙江大学博士生,杨峰俊的日常是泡实验室,从事野生番茄功能基因挖掘,以期未来通过杂交或CRISPR 基因编辑等手段改良已有栽培食用番茄 。2021年9月,他却走到田间地头,化身“新农人”种起了番茄 。
这是一场为期6个月的战斗,为了种出高品质、高产量的番茄,杨峰俊组建了一支跨学科的战队“喜柿Hamato”,包含多位数据科学家、植物传感器专家、商业化温室运营专家和农业物联网专家,并设计了一套“科技种番茄”的技术方案,涵盖SAS精简无土栽培系统、农业物联网和(沸石)二氧化碳加富技术等 。
拼多多|这批“技术派”,想改变中国农业
文章图片

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参赛团队喜柿Hamato部分成员
到真正落地时,鉴于多多农研基地提供的玻璃温室已搭建了岩棉+椰糠的无土栽培系统,是当下最先进且绿色高产的一种种植方式,配备的水肥一体化装置和各种环境传感器,也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喜柿Hamato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整 。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仍保留了其独创的一些技术成果 。据同为浙江大学博士生的队员朱常安介绍,“我们研发的Ros传感器此次得到了良好的应用,Ros作为一种信号物质,可以从植物的受胁迫的部位传到未受胁迫的部位,从而提高植物的整体抗性 。另一个是内源抗性诱导剂的运用,该诱导剂喷洒在番茄植株表面就可以提高其对环境胁迫的抗性 。”
最重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环节,是人工智能番茄生长发育模型的构建 。团队先根据过往经验所得番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环境需求,制定一套环境控制策略,比如“每天什么时间段是多少温度、湿度”“如何升温降温、加湿减湿”等等,再将其编进算法,最终形成一套人工智能专家管理系统 。
由此,整个种植实现了自动化管理 。“需要人为介入的环节仅整枝打杈之类农事操作,由合作单位云南农科院的一个团队留在当地负责;温湿度、水肥等都是我们在远程控制,每天只需要有一个人通过远程操作系统查看一下现场情况即可 。”杨峰俊表示,团队现在主要的工作是,收集系统反馈的数据,用来更新迭代算法,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