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村“一户一宅”迎整改,新标准公布:面积超标或将拆除?

2022年农村“一户一宅”迎整改,新标准公布:面积超标或将拆除?

文章图片

2022年农村“一户一宅”迎整改,新标准公布:面积超标或将拆除?

文章图片

2022年农村“一户一宅”迎整改,新标准公布:面积超标或将拆除?

文章图片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 , 城市发展水平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变 。 在我国走向城镇化的这些年 , 城市面积不断拓宽 , 各个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 这也打造出了一片繁华的景象 , 城市仍然展现着他们强大的人才吸引力 , 每年还是有不少农村青年愿意到这些拥有更好发展水平的地方打拼 。

城市的发展进步并不代表农村发展就走向停滞 , 相反现在国家越来越关注农村事业建设 , 除了放宽以往对农村发展设置的种种限制条件还给广大农村百姓提供了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 , 比如修建农村道路、为农民安装天然气入户、帮助改善农村环境等 , 当然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解决村民们的居住问题 。
当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高时 , 自然也有改变居住水平的想法 , 很多农村家庭在有了钱之后也都对原有的房子进行翻新重盖或重建 , 但大家不知道的事在农村建房子虽然自由却也不自由 ,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矛盾 , 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

我们说他自由是因为不同于城市居住房屋只能靠购买商品房 , 农村住房都靠自己建造 , 什么风格、什么款式 , 只要符合宅基地面积标准 , 建成什么样都由自己决定 , 再说它不自由就是因为他必须要在符合规定的标准内建造 。
【2022年农村“一户一宅”迎整改,新标准公布:面积超标或将拆除?】2022年 , 相关部门针对农村目前的自建房 , 推出了一户一宅的制度 , 并且 , 对于住宅面积也作出了严格限制 , 住宅面积必须要在167平米以内 , 若是农村建造的自建房 , 违背了该规定 , 业主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

有些人总是抱着一丝幻想认为只要自己房子建完之后 , 即便是不符合规定 , 有关部门也不能拿自己有什么办法 , 但要是建房之前没有获得相关批准就已经私自开建 , 建完后被认定为违章建筑一样需要整改或拆除 , 而且拆除后也不会获得任何补偿 , 所以这样来看 , 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建造住房被判定违规会让自己经历较大的经济损失 , 这就提醒大家必须要事先了解相应的政策规定 。
回想早些年 , 由于国家对农村住房问题管理 , 没有现在这样严格 , 很多村民在使用土地时都表现得非常随意 , 有关部门对此事也不够在意 , 这也造成了一些农村建房的乱象 , 有些村民在所在村子修建了多处违规房屋 , 这些房屋除了不符合规定以外 , 还会给自己和周边人带来安全隐患 , 相关部门在了解了这一情况之后 , 即刻出手整治 , 这不仅是保障民生 , 也充分体现出了国家将人民安全置于首位的基本理念 。

还有一些村民在修建房子是为了让自己的房子占地面积更广阔 , 随意占用耕地 , 这也是国家明确禁止的耕地的作用就是为了种植粮食作物 , 如果这些耕地都用来建房子 , 也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浪费 , 即便中国有着广阔无垠的土地 , 相比于很多国家 , 中国的耕地资源还算充足 , 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 , 平分到每个人头上的人均耕地面积就不多了 , 保护这些耕地也是当前国内的主要目标 。
而若村民朋友没有按照相关要求来建造房屋 , 造成了资源浪费也都需要自己承担后果 , 比如建造房屋要付出较多的人力和资源成本 , 说白了就是要花一些钱 , 若是花完钱盖的房子被判定不合格强制拆除 , 那么这些钱也就打了水漂 。 还有一些除了需要交钱以外还要缴纳相关罚款 , 这都是得不偿失的支出 。

所以这就需要提醒广大村民应该遵循国家所设定的一户一宅制度 。 可对于一户一宅 , 也有一些人表示不太了解 , 我们举例来看 , 若以河南当地的政策规定 , 一户一宅共分为三种情况 。
若是家中有两个男孩 , 一个男孩能跟着父母住 , 另一个则在成年之后有了自己的家庭 , 那么和父母住的那个男孩与父母算为一户 , 另外一个单独搬出去住的则另算一户 。 若是家庭中只有一个子女则算为一户 , 若是家庭中有两个子女 , 但为一男一女 , 也可以算作一户 。
在了解了一户之后 , 该怎样计算一宅呢?

这个一宅主要看面积 , 比如 , 一个农村家庭若有两处自建房 , 那这两处自建房的面积加在一起 , 如不足167平方米也就可算做是一宅 。 只要面积在167平方米以内都属于合格 , 但若是超出167平方米则需要按照累计的方法缴纳罚款 。 不过并不是超出面积缴纳罚款即可 , 如果超出面积过大 , 比如超出3000平方米 , 这种住宅就会被当地村集体强制回收 。
如此来看 , 现在有关农村自建房问题国家也有了明确且细致的规定 , 这都需要广大村民有所了解 , 避免违规受到处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