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怎么跟对方调解 商标侵权后侵权人怎么处理,商标侵权案例及其分析

一、出现商标侵权纠纷之后,当事人应该怎么解决纠纷
新《商标法》规定了自行协商解决商标侵权纠纷的程序 。其目的如下:第一,鉴于部分侵权行为仅侵害登记人利益,并未给他人带来损害,登记人可自行协商解决由此产生的纠纷 。二是可以适当减少商标纠纷当事人为解决纠纷所投入的精力 。三是当事人通过协商减少商标案件数量,让执法部门更好地利用现有执法资源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自己协商的商标侵权纠纷首先是不构成犯罪行为的纠纷,以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为主业,数额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必须追究刑事责任 。其次,通过自行协商解决的纠纷可以免除行政处罚,即行政责任,因为侵权行为一般轻微,后果不严重 。第三,查处侵权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权利人的民事权益不受侵害 。协商解决是指权利人本人已经认为没有对该权利造成任何损害或者损害后果不严重,从而放弃对侵权人追究民事责任的权利 。在执法实践中,可以按照以下原则掌握:1 。除商标注册人投诉的案件外,一般情况下,工商机关查处的商标侵权案件不主动要求当事人协商 。如果当事人主动协商,可以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自行协商 。期满未提供已经协商解决的证据的,应当按照商标侵权案件进行行政处理 。2.工商机关受理商标所有人投诉的,视为商标所有人放弃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立案的工商机关不再主动与当事人协商和解 。3.经当事人请求,已提起商标争议的工商机关在对案件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前,同意协商解决的,在不危及公共利益的情况下,经当事人书面请求,工商机关可以撤回案件(撤销案件) 。
二、商标侵权如何处理?
如果商标被他人侵犯,此时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维权,即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当然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具体诉讼过程如下:1 。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商标民事纠纷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各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辖区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较大城市确定1-2个基层人民法院受理商标民事纠纷第一审案件 。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侵犯驰名商标特别保护权提起的民事诉讼,由侵权行为发生地、侵权货物存放地、查封扣押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立案:法院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通知当事人交纳诉讼费,交纳诉讼费后立案 。3.受理后,法院将在5日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对方将在15日内予以答复 。4.交换证据 。5.法庭审判 。6.合议庭作出裁定或者裁定,不服的,应当自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不服判决,将在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三、被起诉商标侵权怎么办
如果商标被他人侵犯,此时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维权,即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当然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具体诉讼过程如下:1 。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商标民事纠纷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各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辖区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较大城市确定1-2个基层人民法院受理商标民事纠纷第一审案件 。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侵犯驰名商标特别保护权提起的民事诉讼,由侵权行为发生地、侵权货物存放地、查封扣押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立案:法院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通知当事人交纳诉讼费,交纳诉讼费后立案 。3.受理后,法院将在5日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对方将在15日内予以答复 。4.交换证据 。5.法庭审判 。6.合议庭作出裁定或者裁定,不服的,应当自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不服判决,将在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四、商标侵权被起诉怎么处理?
1.主体是否合格根据《商标法》,根据《商标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商标侵权诉讼的原告应当是注册商标的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 。因此,原告主体应符合上述要求 。原告不是注册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被告可以提出原告诉讼主体不合格的抗辩 。2.诉讼时效是否届满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之日起计算 。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起诉超过二年的,起诉时侵权行为继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被告在注册商标专用权有效期内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金额自权利人起诉人民法院之日起向前计算二年 。如果发现超过诉讼时效,可以以此为由提出抗辩 。3.不同或相似的策略根据《商标法》第57条: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变更商标注册人的注册商标,变更商标的商品再次投放市场的;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提供便利,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造成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其他损害的 。
五、商标侵权如何处理
1.商标侵权的处理: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协议生效后不履行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商标相关规定,对于商标侵权行为,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
管理部门要求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采取如下处理措施:(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2)收邀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3)消除现存商品上的侵权商标;(4)收缴直接专门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5)如果采取前四项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权行为的,或者侵权利行为与商品难以分离的,责令并监督销毁侵权商品二、【法律依据】:《商标法》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
六、商标侵权犯罪怎么处罚?【商标侵权怎么跟对方调解 商标侵权后侵权人怎么处理,商标侵权案例及其分析】依据《刑法》规定,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未经注册商标人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 。二.行为人在客观上要实施了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行为 。即商标相同,使用该商标的商品为同一种类 。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一) 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二) 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三)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一) 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二) 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三) 其他情形 。完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