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匙叶草

金匙叶草《中药大辞典》:金匙叶草拼音Jīn Chí Yè Cǎo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金匙叶草】来源为白花丹科植物黄花补血的花 。夏、秋采集 。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 。茎细、叉状分枝,茂密 。根生叶小形,倒卵形 , 开花时常枯死 。密集的穗状花序组成圆锥状花序;轴弯曲;花萼鲜黄色,膜质;花冠黄色,在萼筒内 。
生境分部生于干山坡、戈壁、干燥沙地上、干草原 。分布辽宁、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 。
性味淡,凉 。
功能主治止痛 , 消炎,补血 。内服治神经痛,月经少,乳汁少 , 耳鸣;外用治各种炎症 。
复方①治感冒:金匙叶草一钱五分 , 水煎服 。
②治牙痛 , 齿槽脓肿:金匙叶草,煎水含漱 。
③治疮疖痈肿:金匙叶草,煎水外洗 。(性味以下出《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匙叶草拼音Jīn Chí Yè Cǎo
别名黄花苍蝇架、黄子枝梅、黄里子白、干活草、石花子、金佛花
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
《内蒙古中草药》:本品在内蒙古地区与二色补血同等使用 。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丹科植物黄花补血的花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monium aureum (L.) Hi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外用 。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35cm 。全株无毛 。基生叶常早凋;通常长圆状匙形至倒披针形,长1-4cm,宽0.5-1cm,先端圆钝 , 具短尖头,基部楔形下延为扁平的叶柄 。花3-5(-7)朵组成聚伞花序,排列于花序分枝顶端形成伞房状圆锥花序;花序轴具小疣点,下部无叶,具多数不育小枝;苞片短于花萼,边缘膜质;花萼宽漏斗状,萼筒倒圆锥状,长3-4mm,干膜质,有5脉,具长柔毛,萼檐先端有5裂片,金黄色;花冠由5个花瓣基部联合而成,花瓣橙黄色,基部合生;雄蕊5,着生于花瓣基部;花柱5,离生 , 无毛,柱头圆柱形,子房倒卵形 。蒴果包藏于萼内 。夏季开花,秋季结果 。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戈壁、干燥沙地或草原上 。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
性状性状鉴别 花多皱缩,黄色或淡黄色,外苞片宽卵形,先端钝,边缘窄膜质;第1内苞片倒宽卵圆形,边缘宽膜质 。花萼漏斗状,等筒基部偏斜,密被细硬毛,萼檐金黄色或黄色,花冠黄色 , 5深裂,雄蕊5,生子花冠基部,子房狭倒卵形,花柱5 。气微,味微咸 。
性味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散风热;解毒;止痛 。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齿槽脓肿;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3~5g 。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或煎水洗 。
摘录《中华本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