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怎么处罚的?

【一般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怎么处罚的?】

一般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怎么处罚的?

文章插图
一、一般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怎么处罚的?
一般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处罚:如果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二、投放危险物质罪如何构成?
投放危险物质罪,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投毒罪 。两者相比而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外延更为广泛,指的是故意投放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 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本罪的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客体
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
2、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其一 , 行为人投放的必须是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害人的生命、健康或牲畜、禽类、水产养殖物安全的危险物质 。
其二 , 投放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 。即该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或严重损害后果 。或者己威胁到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
3、主体
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 。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毒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4、主观方面
犯罪的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所谓故意 , 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的大量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投毒的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 , 但不同的动机并不影响定罪 。
投放危险物质行为将会导致不特定多数人都处于危险当中,而且对于社会公共安全也会造成损害 。因此将会按照《刑法》第114条当中的规定对此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若因投放危险物质行为,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将会按照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处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