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现炒茶要慎重

清明前后是新茶上市的高峰期,街头不少“现炒现卖”春茶的摊点,市民若买回现炒茶后立即猛喝 , 会出现头晕、胃痛等症状,专家提醒,喝现炒茶要慎重 。
张女士日前在一个现炒茶摊点高价买了500克龙井茶,之后与同事猛泡猛喝,不一会儿,她们就出现头晕、胃痛症状 。专业人士提醒,现炒茶不仅火气大 , 而且未经过氧化,多酚类含量较高,醛类、醇类含量也多,对胃、肠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饮用后会引发胃痛、胃胀 。另外,现炒茶中还含有活性比较强的鞣酸、咖啡因等成分,大量饮用后会有头晕、四肢无力等“茶醉”现象 。所以,现炒茶买回后至少要存放10天,待多酚类成分充分氧化后再泡着喝,否则对身体健康无益 。
福鼎白茶历史
关于福建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 。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 。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 , 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
《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福建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 。其制作方法 , 仍然是经过蒸、压而成团茶,同现今的白茶制法并不相同 。而白茶制造的历史据《福建地方志》和现代着名茶叶专家张天福教授《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中记载,约始自150多年前,首先由福鼎县创制的 。当时的白毫银针是采自菜茶茶树 , 约在1857年自福鼎发现大白茶后 , 于188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称白毫银针 。政和县在1880年发现大白茶 , 1889年开始制银针 , 至1922年才制造白牡丹 。白牡丹原创制于水吉(当时属建瓯县 , 现属建阳县),何时开始 , 尚待考证,似在福鼎制白茶之后与政和制白茶之间 。可以说,白茶制造历史先由福鼎开始,以后传到水吉,再传到政和 。以制茶种类说 , 先有白毫银针,后有白牡丹、贡眉、寿眉;先有小白,后有大白 , 再有水仙白 。
如何调制牛奶红茶?
很多年轻人喜欢饮用美味可口的牛奶红茶,冲泡配制方法是,先将适量红茶放入茶壶中 , 茶叶用量比清饮稍多些,然后冲入热开水,约5分钟后,从壶咀倒出茶汤放在咖啡杯中;如果是红茶袋泡茶 , 可将一袋茶连袋放在咖啡杯中,用热开水冲泡5分钟,弃去茶袋 。然后往茶杯中加入适量牛奶和方糖,牛奶用量以调制成的奶茶呈桔红、黄红色为度 。奶量过多,汤色灰白 , 茶香味淡?。?奶量过少 , 失去奶茶风味,糖的用量因人而易,以适口为度 。
?
【喝现炒茶要慎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