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多尔衮与孝庄第一次相见 。那就是在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 。皇太极正式迎娶孝庄为自己的侧福晋的婚礼仪式上 。而这个时候的孝庄已经成为了皇太极的妻子 。也就是多尔衮的嫂子 。
紧跟着在天命十一年(1626年) 。努尔哈赤去世 。皇太极顺利继承汗位 。成为了新一任后金大汗 。孝庄也随同自己的姑姑 。即皇太极的大福晋哲哲搬入到了宫中 。

文章插图
或许这个时候会有人问 。那么会不会是多尔衮悄悄潜入宫中与孝庄私会呢?答案是绝无可能 。
这个时候的清朝尚未入关 。皇太极所居住的地方是今天的沈阳故宫 。而非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宫殿莅临、房屋错落 。沈阳故宫则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包含宫殿的数量 。都要远远逊色于北京故宫 。
更为重要的是 。不同于北京故宫之中 。妃子有着自己独立的寝宫与院落 。皇太极在崇德元年(1636年)改元称帝后 。正式册封的级别最高的“五宫后妃” 。实际上是住在一个“院子”里面的 。这其中 。中宫、即清宁宫 。住着皇后哲哲;东宫、即关雎宫 。住着宸妃海兰珠;西宫、即麟趾宫 。住着贵妃娜木钟;次东宫、即衍庆宫 。住着淑妃巴特玛璪;而孝庄 。则是住在次西宫、即永福宫 。
所以 。多尔衮要是出入皇太极的后宫 。不仅会被侍卫、太监、宫女所知 。同时 。他与孝庄的一举一动 。其他同住一处的皇太极“五宫后妃”们 。也会看得一清二楚 。
因此 。说顺治皇帝是孝庄与多尔衮所生 。同样是无法成立的 。

文章插图
多尔衮支持顺治继位 。并不是出于感情 。而是出于“利益” 。
崇德八年(1643年) 。皇太极骤然崩逝 。由于在此之前他没有对继位人选问题作出任何交代和安排 。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随即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
然而 。最终的结果是 。多尔衮和豪格谁都没有染指最高统治者的宝座 。反而是年仅5岁的顺治皇帝登上了皇位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 。多尔衮对其的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 。不少人也就此认为即便是多尔衮与顺治之间没有血缘关系 。也是因为多尔衮与孝庄之间的感情 。让其最终选择放弃皇位 。从而扶保顺治登基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

文章插图
首先 。多尔衮并不是最先提出让顺治继位的人 。
当时的情况是 。多尔衮与豪格两人互不相让 。以至于两黄旗与两白旗都在暗中进行部署 。已然走到了即将火并的边缘 。最终是由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 。这两人都不能继承皇位 。而是应该让顺治继承 。最终才让这场风波得以平息 。
其次 。顺治毫无疑问 。是当时最为合适的继位人选 。
皇太极先后迎娶了三位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后妃 。即皇后哲哲、关雎宫宸妃海兰珠以及孝庄 。为的就是能够诞育一位拥有科尔沁血统的皇子 。以维系“满蒙同盟”的关系 。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所以由孝庄所生的顺治继位是符合皇太极的本意和初衷的 。
与此同时 。按照“子以母贵”的传统 。像硕塞等一众由侧妃、庶妃所生的皇子 。由于其出身太低 。自然会被排除在外 。而尽管皇太极的十一子博穆博果尔的生母麟趾宫贵妃娜木钟要比孝庄高出三个级别 。但她毕竟嫁给皇太极时“二婚” 。在此之前是林丹汗的福晋 。这样的出身必然难以服众 。因此博穆博果尔也不在众人的考虑范围内 。
况且此时的顺治只有5岁 。年龄太小 。无法直接参与朝政 。因而可以最大化的维持现有的政治格局 。故而获得了支持与拥护 。
而实际上 。不仅仅是多尔衮 。豪格也对济尔哈朗的建议表示了赞同 。

文章插图
再次 。顺治登基可以让多尔衮的“利益”最大化 。
这其中 。是有着多尔衮对于全局的考虑 。他在极力避免因为统治阶层的内讧而让整个国家陷入内乱 。进而让这个新兴的政权就此土崩瓦解 。这一点是值得肯定与称赞的 。
当然 。多尔衮更多的还是看重的是顺治幼小的年龄 。而他则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与实力 。不断打压政敌、培植势力 。进而成为了实际上的掌权者 。这才是他扶保顺治登基的根本目的 。而他之后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
推荐阅读
- 历史上华雄是被谁杀死的?
- 历史上的“周公”到底是谁呢?
- 历史是谁创造的?
- 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是谁?下场又如何?
- 历史上焚书最多的皇帝是谁?
-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世界性大帝是谁?
- 谁能告诉我,历史上日历是谁发明的?具体如何?
- “梁父”在历史上指的是谁?你如何评价这个人?
- 神话故事中的黑白无常,历史上的原型是谁?是为何而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