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亲王们的儿子会被封什么爵位?


这个提问让我想起了贝勒这个称呼 。在反映清朝的影视剧中 。尤其是清朝中后期 。在老北京城里经常会看见这么一些人 。他们每天提笼遛鸟 。走街串巷 。这些人衣着华丽 。一手提着个大鸟笼 。另一手玩着两核桃 。见面 。人们总是毕恭毕敬地“贝勒爷、贝勒爷”喊着 。这些贝勒就是和亲王或者是与皇帝沾亲带故的人 。贝勒是个爵位 。并不是朝廷官员 。没有任何权力 。只代表了他有皇室宗亲的血统 。但能当上个贝勒也是很不错的事 。朝廷还有专门的机构为他们派发供奉 。就算整天什么事也不干 。照样有优厚的待遇 。不必为吃穿发愁 。可以悠哉悠哉地活下去 。因此 。人们就说:贝勒爷手中三件宝:核桃、扳指、笼中鸟 。
【在清朝,亲王们的儿子会被封什么爵位?】

在清朝,亲王们的儿子会被封什么爵位?

文章插图
按照清朝的制度 。如果没有特殊的功劳受到皇上的再次嘉奖 。亲王的爵位一般是不可以世袭的 。这是因为随着政权的稳固 。皇族的子嗣就会越来越多 。也导致每年派发的俸禄庞大 。于是 。清朝皇帝们就效仿汉族的旧法 。搞雨露均沾 。每隔一代 。爵位就会降低一级 。如当亲王驾鹤西游之后 。亲王的儿子却只能继承郡王的爵位 。郡王归西之后 。他的儿子就只能变成贝勒 。延续个几代 。直到降到镇国将军为止不再下降 。这叫作“递降袭爵” 。这样一来 。原本的皇亲贵族就会渐渐走入没落 。也能避免宗室过于庞大 。
在清朝,亲王们的儿子会被封什么爵位?

文章插图
虽然 。在清朝前后期 。贝勒的称呼没有变 。但含金量却是不同的 。如果在康熙朝之前 。如果是个贝勒爷 。那说明他地位尊贵 。但是到了中后期 。叫贝勒爷的就多了 。变得就不怎么值钱了 。但是 。凡事都有例外 。大清有12个铁帽子王 。他们的儿子是可以世袭罔替的 。
在清朝,亲王们的儿子会被封什么爵位?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清朝的皇族封爵和非皇族大臣的封爵是分开的 。皇族封爵分为十二等 。从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到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辅国将军、奉恩将军等一共12级 。非皇族大臣则是传统的公、侯、伯、子、男系列 。皇族则不搞公、侯、伯、子、男系列 。而是用满人自己的一套体系 。
在清朝,亲王们的儿子会被封什么爵位?

文章插图
清代的龙袍也是满汉结合 。衣服的形制是满人风格的 。但上面的图案十二章则是汉人传统的 。
亲王是清朝皇族的最高封爵 。其他朝代一般是皇子都可以封王 。但清朝不一样 。不是所有的皇子都一般都是从贝勒起封 。然后逐年积累功绩 。加封郡王 。再晋升为亲王 。同样的 。亲王的世子(继承王位的儿子) 。一般是降一级袭封为郡王 。世子以外的儿子 。在早期的话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贝勒 。
贝勒是清朝皇族封爵的第三等 。全称多罗贝勒(满语:doroi beile) 。这个词的意思就是长官、首领、酋长 。满人在接受汉文化以前 。贝勒就是满人中的最高首领的称号 。所以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借用蒙古人的文化传统 。自称“大汗” 。贝勒就是仅次于大汗的二号人物 。当时由四大贝勒和大汗共议国政 。
在清朝,亲王们的儿子会被封什么爵位?

文章插图
按清代规定 。贝勒的朝冠是二层金龙 。装饰东珠七颗 。并嵌红宝石 。官服的颜色是石青色 。胸前的补子前后绣四爪正蟒各一团 。绣线的颜色可以随便用 。但是不准用金黄色 。“八爷”在这里居然用的是金线 。太嚣张了啊!
在清朝,亲王们的儿子会被封什么爵位?

文章插图
导演们是不是专坑八爷啊 。又是绣金的!其实不是 。老八之用金线 。其实没有违法 。因为按清代的规定 。贝勒是不能用金线 。但皇子可以用 。说实话 。老八这个“皇子”的身份 。比他的贝勒爷的爵位含金量要高得多啊 。
皇太极称帝 。是满人全面汉化的开始 。首先是最高统治者从蒙古文化传统的大汗升格为汉文化传统的皇帝 。然后引用汉人政治文化中的亲王、郡王体系 。再结合满人独有的贝勒、贝子体系 。混杂在一起 。搞出来一个清朝独有的封爵体系 。贝勒的地位下降 。是清朝汉化造成的 。大汗成了皇帝 。贝勒之上引进了亲王、郡王 。贝勒从第一等的封爵降成了第三等了 。
但是清朝进入雍正、乾隆以后 。亲王的儿子们的封爵就不行了 。一般都到不了贝勒级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