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这个问题明显是一个吃货提出来的 。我来说说个人的看法 。首先这三种鱼平时都是在近海浅水海域或河口生活 。等到繁殖季节时 。洄游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产卵 。亲鱼然后回归大海 。人们往往也是在繁殖季节捕食这三种鱼 。这时候的亲鱼肉质肥美的阶段 。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磷脂和维生素等 。就跟吃螃蟹也基本在膏肥时节一样 。这保证了口感差不了 。
所以如果想品尝这三种鱼 。时节掌握很重要 。“不时不食” 。例如长江刀鱼在早春时节 。鲥鱼在仲春之际 。河豚则要到暮春之时 。

文章插图
此外这三种鱼食用时各有特点 。例如鲥鱼因肉嫩、脂厚、鳞鲜 。故烹饪时有不去鳞 。古时鲥鱼就是珍贵鱼种 。甚至作为贡品 。有诗云:“天边举匕久相迟 。冰填箬护付飞骑 。君不见金台铁瓮路三千 。却限时辰二十二 。”说的是皇帝为了吃到新鲜的鲥鱼 。出水马上冰镇 。并限时(接近两天)从长江流域送到北京 。可见保鲜的重要的性 。
刀鱼每百克鱼肉中 。含脂肪 16.8g 。蛋白质 14g 。磷 1.1g 。但有“清明前鱼骨软如棉 。清明后鱼骨硬如铁”的说法 。
而河豚因含有剧毒 。需要精心处理才能食用 。但它带有肉刺的鱼皮胶质浓厚、粘口 。丰腴鲜美 。入口即化 。让人冒险也感觉值得 。成了最危险的美食 。

文章插图
好了 。说了诸多好处 。这里还是说一下 。这三种鱼的野外生存情况都不乐观 。例如长江镇江段刀鱼产量 1994 年以前一直稳定在 110 吨以上 。其中 1987 年产量为 330 吨;1995 年~1999 年产量在 49 吨~101 吨;2000 年以后刀鱼产量快速下降 。2004 年的产量仅有 3 吨 。近几年渔民只能捕捞到几斤的量 。搞出了8000元每斤的天价 。原来广泛存在的河段如洞庭湖 。已难觅踪迹了 。
而鲥鱼已经十多年没有捕捞到 。主要也是因为洄游的亲鱼遭到过度捕捞 。加上环境污染 。幼鱼无法顺利成长 。

文章插图
所以当我们讨论何种鱼怎么鲜时 。还是要想想以后还能品味到吗?
【鲥鱼、刀鱼、河豚,为何被称为“长江三鲜”?】科学视野 。不同解读 。欢迎评论和关注!
推荐阅读
- 为什么中东好多国家都叫什么斯坦?
- 8月吃螃蟹吃公的还是母的
- 中东地区国家的战斗力为什么这么低?
- 十年后有刀鱼,鲥鱼吃吗?
- 8月份是吃螃蟹的季节吗
- 中东地区为什么一直动荡不安?
- 冰冻的鲥鱼为什么蒸出来好老?
- 螃蟹几月份吃最肥最好吃呢
- 为什么以色列与中东地区其他国家的关系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