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这么有才华的人 。他的一生是矛盾的 。各种方向的力无端地撕扯着他 。他以自己的自制和勤恳默默地耕耘着学术 。看似得到了盛名 。可是真正属于他的时代已经离他远去了!烟熄灭了 。或许在这一根烟的功夫里他什么都没有想 。万念俱灰 。所以就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
其他观点:

文章插图
《申报》曾经这样描述王国维的投湖经过:“王於二日早晨驅車至頣和園、付車資四角、卽購門劵入園、洋車夫度其必返清華園、停車門外候之、王之園步至魚藻軒、爲時甚早、殊少游人、惟一園丁打掃得道而已......少頃湖水激起有聲、回視則老者落水、急喊救人、羣集赴援、不及一二分鐘、即行救上、然五官爲泥所塞、早已嚥氣矣、魚藻軒前湖水甚淺、上爲細泥浮藻、王投入、倒插水中 。”

文章插图
但是到目前为止 。关于王国维的死亡一直没有定论 。仅仅凭王国维的遗书来判断王国维的死因也是过于草率的 。
长期以来 。关于王国维的死因 。最主流的解释就是“殉清说” 。王国维在进入民国以后 。为了表示对清朝的忠诚 。依然保留着辫子 。而与罗振玉、郑孝胥等遗老不同 。王国维是反对以投靠日本为条件来换取日本对复辟清朝的支持的 。所以 。他对清朝的忠诚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迷恋 。
其次 。王国维的死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逼债说 。其债主就是其曾经的亲家罗振玉 。罗振玉这个人确实不咋地 。干了一些对不起王的事情 。比如曾经把绍英托付给王国维的画自己拿出去卖导致王国维无法向绍英解释 。后来还有传闻说王国维和罗振玉曾经合伙做过生意 。但是王后来因为生意失败欠了罗大量的外债 。而罗振玉又逼着王国维还债 。所以王国维羞愤难当 。最终选择了自杀 。
小编觉得 。王国维的死应该是各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最终导致他心理防线崩溃 。愤而投湖 。
其他观点:

文章插图
近代历史学家 。字伯隅 。又字静安 。号观堂 。浙江海宁人 。1877年12月3日(清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出生于一个有读书传统的地主家庭 。
戊戌时 。他放弃举业 。到上海《时务报》馆充校对 。并入日本人执教的东文学社学习外文及近代科学 。他的才能受到学社主办人罗振玉的赏识 。1901年秋 。赴日留学 。不久 。以病归 。相继在南通师范学堂及江苏师范学堂任教 。并编译《农学报》与《教育世界》杂志 。

文章插图
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 。次年 。经罗举荐任学部总务司行走 。这期间 。他对哲学、文学有浓挚的兴趣 。醉心于叔本华、康德等人的哲学 。又潜心词曲 。作有《人间词话》传世 。辛亥革命爆发后 。王国维随罗振玉逃亡日本 。专事甲骨文及汉简的研究 。并与日本学者多有往还 。

文章插图
1916年回到上海 。编辑整理旧籍 。并继续致力于甲骨文及考古的研究 。他所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殷周制度论》 。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结合的开创性著作 。他的二重证据法 。即以地下实物资料与历史文献资料互相印证的方法 。对近代史学的进步颇有影响 。1923年 。被召为废帝溥仪充“南书房行走” 。
【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何要投水自尽?】1925年被聘为清华研究院导师 。除研究古史外 。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考订 。1927年 。在革命势力逼近北方时 。于6月2日在颐和园投昆明湖而死 。王氏一生著述甚丰 。其主要著作结集为《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
推荐阅读
- 绿豆汤不能用铁锅煮吗
- 王国维为何将周邦彦比作杜甫?
- 川建国是什么梗:身在白宫心在中华是祖国万千人民好同志
- 绿豆汤怎么煮出豆沙
- “昆明”为什么叫昆明?你知道来源吗?
- 这真的做得到吗水解电(把地球上的水当成燃料)
- 《窦娥冤》的故事内容是什么样的?
- 绿豆汤怎么煮才能出沙
- 你们还记得SHE组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