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工作原理图 都江堰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作为当今世界年代最久远、最宏大的水利工程之一,都江堰造就了成都平原沃野千里,两千多年经久不衰,可谓世界水利史上璀璨明珠 。那么都江堰是如何造就“天府之国”的?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都江堰工作原理图 都江堰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文章插图
公元前316年,秦国攻灭巴蜀后,为了将蜀郡建造为重要基地,秦昭襄王任命李冰成为了蜀郡太守 。
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 , 它是一条悬河 , 大的支流从山岭间隙流出,每年春夏之季,是山洪暴发的高频时期 。每当岷江泛滥 , 必定殃及蜀郡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斌父子经过一番实地考察 , 确定了治水思路,最终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该工程主要包含“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部分 。
都江堰工作原理图 都江堰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文章插图
“鱼嘴”位于江心,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两部分,它可以根据岷江的流量按固定比例实现分流 。春季水量?。某山魅胪饨?nbsp;, 六成江水流入内江,以此保证春耕 。夏季雨水较多,六成水被分流出外江,四成水流入内江,以此保护灌溉地区 。
飞沙堰在“鱼嘴”下方的一处缺口,位于虎头岩对岸 , 堰顶高过河床2.15米 。当内江的水量过高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溢出到外江;如果洪峰过大造成飞沙堰溃堤,大量的江水则会直接回归外江正流 。另外,由于离心力和岩石的作用 , 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都将从这里被推入外江,保证内江河道通畅 。这就解决了丰水期内江泾流过大 , 以及泥沙堆积的问题 。
都江堰工作原理图 都江堰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文章插图
宝瓶口是人工开凿的一道山峡,由于古代没有火药 , 李冰父子采用烧石开山,也就是热胀冷缩的原理,用大火烧开山体,在泼上冷水,导致石头崩裂 , 最终就开凿出一条形似宝瓶的缺口 。宝瓶口比内江狭窄,内江水流至此处时,河道突然变窄 , 加上离堆对水流的阻拦形成回流,能很好的进行水流节制 。
【都江堰工作原理图 都江堰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都江堰的建成,灌溉了成都平原上万亩的农田,使其成为“天府之国” 。都江堰工程是我国古代人民传统智慧的结晶,也是一项千年奇迹,它造福了世世代代的人民,促进了四川地区的经济以及文化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