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 二 )


凡体重增达2,000g左右或以上,一般情况良好,室温维持在24℃时,在不加热的暖箱内保持正常体温,和每3小时用奶瓶喂奶一次吮吸良好,体重继续上升者,可出暖箱 。
2.由于早产儿生长发育较快,正确的喂养比足月儿更重要 。生后开始喂养时间:一般早产儿可于生后2~4小时开始喂糖水,试喂1~2次无呕吐者,6~8小时后再改喂奶液 。
曾发生过青紫、呼吸困难、体重过低或用手术产出者,可用静脉滴注10%葡萄糖液60ml/kg/d,或应用全静脉和部份高营养液,情况好转后才改口服 。
喂奶间隔时间:可根据不同体重安排,1000g以下每小时喂1次,1001~1500g者1.5小时1次,1,501~2,000g者2小时1次,2001~2500g者每3小时1次 。夜间均可适当延长 。如遇到摄入量不足,一般情况欠佳,吮吸力差,胃纳欠佳易吐的婴儿,白天晚间均以少量多次为宜 。
喂奶 *** :按早产儿具体情况而定 。
1)直接哺喂母奶:出生体重较大已有吮吸能力的可试用此法 。
2)奶瓶喂养:也只能用于体重较大的并已有吮吸力的早产儿 。用小号奶瓶,奶液不易转冷 。橡皮奶头要软,开孔2~3个,大小以倒置时奶液适能滴出为度 。流奶过快,来不及吞咽,易致窒息;流奶过慢,吮吸费力,易使疲倦而拒食 。
3)胃管喂养:适用于吮吸吞咽能力不全,体重较低的早产儿 。插时不宜过急,先用镊子将胃管插入1~50px后,再插入1~50px 。一般通过上鼻甲后即无多大阻力,插好后检查咽喉是否见该管直线往下;再将体外端管口置入温开水中查看有无气泡,该气泡是否与呼吸有关;
若无关,再试注2ml温开水入管内 。用上述三步即可检查鼻胃管是否插入胃中 。胃管体外段末端引至暖箱外面套接于20或30ml注射器外管,挂于奶架上,即可灌奶 。胃管内空气向上排除后,奶液便可自动渐渐流入 。每次流奶完毕,再倒2~3ml温开水,冲洗管腔 。
早产儿护理常规3早产儿是指孕周低于37周的婴儿,一般低于37周就可以称作为早产儿,如果再低的话有可能会更加的明显 。主要根据体重的情况进行划分,分为极低体重儿,低体重儿以及超低体重儿等等 。
早产越明显,体重越低,有可能功能越差,而且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的合并症状 。例如呼吸困难或者心脏发育不完善的症状,口唇发青,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等,早产儿有可能吃奶也会比较差,过早的早产儿有可能连吃奶都不太会,所以需要进行合理的人工喂养 。
主要是注意保暖不要受凉,加强喂养增加体重,同时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口唇发青的情况以及一些其他的症状,还需要定期去医院体检,查一下发育的情况 。
早产儿护理常规:
1.由于孩子吸吮力气不足,应耐心喂养;初期,一次喂奶多是需要30~40分钟 。
2.刚出院回到家的宝宝,头两三天内,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到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因为环境的变迁对幼儿的影响是蛮大的,尤其是胃肠的功能 。
3.餐多量少及间断式(每吸食一分钟,将奶瓶抽出口腔,让宝宝顺顺呼吸约十秒钟,然后再继续喂食)的喂食方式,可减少吐奶发生及呼吸上的压迫 。
4.可喂食早产儿奶粉,以促进消化及增加营养吸收 。
5.早产儿对温度及变迁亦是很敏感的,所以要注意体温的保持及温度的衡定性以免致病 。
6.定期回医院追踪检查及治疗:如视听力、黄疸、心肺、胃肠消化、及接受预防注射等 。
7.保持与新生儿医生密切的联系以便随时能谘询 。
8.熟练幼儿急救术,如吐奶、抽搐、肤色发绀时的处理、以备不时之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