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后高敏个人资料 高敏个人资料

高敏个人资料 , 并表示自己不会退役 , 会继续为国争光 。但随后她的微博被网友扒出 , 原来高敏早在2012年就已经结婚 , 丈夫是一名军人 , 两人育有一子 。。高敏曾在节目中透露 , 自己的老公是一名空军 , 而且还是她的初恋情人 , 这段感情一直持续了十年之久 , 直到后来高敏遇到了现在的丈夫王王小骞 。王小骞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师 , 两人相识于大学 , 并且在毕业之后就结婚了 。婚后的高敏生下了一个儿子 , 取名王梓涵 。
跳水女皇高敏:18岁夺奥运金牌 , 22岁却巅峰退役 , 二婚老公是教授国外媒体曾有过这样的评价:跳水运动员与高敏生在同一时代就是悲剧 。在那个时代 , 只要高敏参加 , 其余的女选手只能争夺第二名 。她不仅拿到了中国第一块跳水奥运金牌 , 还是世界跳坛 历史 上第一个突破600分的女运动员 。就连后来的伏明霞、郭晶晶 , 见了高敏都要喊一声“大姐大” 。高敏 , 也被尊称为“跳水女皇” 。1970年7月9日 , 高敏出生在有“盐都”之称的四川自贡市 。高敏的爸爸热爱 体育  , 还曾经获得过重庆少年游泳冠军 。她的家旁边有条河流叫釜溪河 , 4岁的高敏 , 从小就被父亲带着去釜溪河游泳 。可能是高敏继承了父亲的游泳基因 , 她的水平提升很快 。6岁的时候 , 高敏进了体校 , 不过不是游泳 , 而是体操 。从小对水感兴趣的高敏 , 对于体操毫无感觉 , 练着练着就放弃了 。9岁那年 , 她和小伙伴去釜溪河比赛游泳 , 被自贡市少年体校的跳水教练杨强偶然发现 。这个偶然 , 开启了高敏辉煌生涯的开端 。高敏在跳水方面非常有灵性 , 在体校学习了一年时间 , 就达到了别人学了3年的水平 。在四川省举行的少年组跳水比赛中 , 她战胜多名专业选手获得冠军 , 被直接选进四川省队 。对于进省队 , 起初 , 她的妈妈蒋中华并不同意 。因为高敏脑子聪明 , 学习成绩很好 , 参加少年体校只是业余训练 。如果进了省队 , 就得放弃系统的学业 。运动员都是吃青春饭的 , 如果练不出来 , 将来连吃饭都是问题 。但是高敏对于跳水非常热爱 , 母亲也只好同意 。进了省队的高敏 , 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 在队里训练是最刻苦的 。在她身上 , 既有训练的野性 , 也有川妹子的辣性 , 还有自身的灵气 , 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 , 成绩提高飞速 。1983年7月 , 刚满13岁的高敏 , 第一次代表中国参赛 , 就获得了第4届世界分龄跳水赛两项冠军 。高敏的优异表现被国家队直接看中 , 1985年 , 15岁入选国家队 , 负责她训练的就是国家跳水队总教练徐益明 。若干年后 , 高敏还对刚进国家队时 , 徐教练的一席训话记忆犹新:你们谁能告诉我 , 为什么来这里?你们知不知道国家花多少钱养你们?三十个农民养你们一个啊!国家为什么花那么多钱养你们?是为了让你们为国争光 , 让我们的五星红旗在世界升起来 , 升到最高处 , 让世界仰起头看我们的国旗 , 听我们的国歌 , 你们要让对手们听熟听惯我们的国歌!对于一个15岁的小姑娘来说 , 徐教练的话是震撼的 , 也直接塑造了高敏的价值观 。在徐教练指导下 , 从此开启了跳水的“高敏时代” , 也让对手们不断听到我们的国歌 。从1986年3月 , 不满16岁的高敏参加德国罗斯托克国家跳水赛开始 , 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 。在她参加的7项国际跳水赛事中 , 全部获得冠军 。国际跳水界惊呼 , 中国出了一名“跳水女皇” , 有她在 , 别人只能拿第二 。在高敏心里 , 汉城奥运会的跳水金牌才是她最想拿到的 。1988年9月25日 , 女子跳水板决赛开始 。高敏很轻松 , 在休息室等待决赛开始时 , 竟然躺在地毯上睡着了 。比赛前5轮 , 高敏跳得并不是很顺利 , 只排到第二名 , 这让很多参赛选手看到了希望 , 但她心里一点都不着急 。从第6轮开始 , 高敏显示出“跳水女皇”的霸气 , 一下子拿了5个高分 , 将所有选手远远甩在后面 。高敏是每轮最后一个出场 , 在第8轮前面所有选手跳完后 , 却没有一个人超过高敏7轮的成绩 。也就是说 ,  最后一轮 , 即使高敏不跳 , 她也是冠军 , 比赛已经变成亚军之争 , 这在奥运会 历史 上没有第二次 。最终 , 高敏以580.23分 , 领先第二名45分的巨大优势夺冠 。1987年、1988年、1989年 , 高敏连续三年被美国《游泳世界》杂志评为年度世界最佳跳水运动员 。四年时间很快 , 1992年 , 第25届奥运会在巴塞罗那如期举行 。此时的高敏 , 还处在跳水的巅峰期 , 但是她压力很大 。她不但要承受拿到第二枚奥运金牌的压力 , 还要承受多年来高强度训练造成的伤病困扰 。预赛时 , 她仅排名第三 , 人们对她议论纷纷 。这时 , 徐教练对她说:“ 世界级对手水平接近 , 你只要不失误 , 完全能战胜他们! ”比赛过程也确实像徐教练说的一样 。8月3日决赛打响 , 按照预赛排名 , 她倒数第三个出场 。前两轮 , 她排名第九 , 电视机前的所有中国观众开始为她捏一把汗 。第三轮结束 , 追至第五 。到第五轮结束后 , 她暂列第二 , 落后第一名跳水名将拉什科5.64分 。第六轮 , 自选动作开始 , 高敏和拉什科的跳水动作都是105B , 双双得到59.04分 。第七跳开始 , 高敏出场动作是205C , 从容起跳、反转轻灵、完美入水 , 裁判给出了67.2分 。反观拉什科 , 由于压力太大 , 动作出现严重失误 , 仅得分37.8分 。高敏凭借这完美一跳 , 升至第一 。第八跳、第九跳 , 高敏完成的一个比一个出色 , 分别得到67.2和74.7的高分 。此时 , 比赛已经失去悬念 。最后一轮 , 高敏动作533D , 反身翻腾一周半转体两周半 , 动作发挥得淋漓尽致、无可挑剔 , 观众席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最终 , 高敏以572.4的高分 , 领先拉什科58.26分 , 夺得她第二枚奥运金牌 , 并成为首位蝉联奥运金牌的中国女选手 。这块奥运金牌也是高敏跳水生涯最后一枚金牌 。巴塞罗那奥运会后 ,  面对训练引起的伤病、竞技 体育 的压力、举国体制的重负 , 22岁的高敏选择地在自己的巅峰期退役 , 结束了跳水界的“高敏时代” 。退役之后 , 高敏选择去美国留学 , 遇到了她的第一任丈夫苏东 。两人很快结婚 , 并有了一个儿子 。但是 , 两个人在事业发展方向上存在严重分歧 , 苏东想去新加坡 , 高敏想留在美国 , 于是这段婚姻黯然落幕 , 儿子归高敏抚养 。1997年 , 27岁的高敏去加拿大 , 在一次华人聚会是认识了现在的丈夫 , 华人教授陈志刚 , 在加拿大埃德蒙顿一所大学教经济学 。陈志刚比她大10岁 , 是她忠实的跳水粉丝 , 之后两人步入婚姻殿堂 , 生下一个儿子 。如今的高敏 , 已经回国发展 , 主要从事公益事业 。很多人认为她回国应该为中国跳水做点事情 。但是高敏表示 ,  我目前跟中国跳水界人士 , 能少接触就少接触 。因为我已经不是这个圈子的人了 , 而且大家的想法分歧很大 , 走不到一起 。无论现在如何 , 运动员时期的高敏 , 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 在世界跳坛让中国人有了一席之地 。就连获得10次世锦赛冠军的郭晶晶 , 在见到高敏时 , 依然非常谦虚 。在郭晶晶看来 , 前辈的成就是无人能比的 , 是她心里永远的榜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