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杨”指的是杨荣、杨士奇、杨溥 。这三位早在建文帝时期就已经在翰林院工作 。只不过由于当时的翰林院是由书呆子方孝孺掌管 。他们三人根本得不到出头的机会 。只能默默无闻的干一些抄抄写写的活 。直到朱棣推倒建文帝政权 。他们三人才得到出头的机会 。

文章插图
出头的机会
建文四年 。在明朝的历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年份 。这一年朱棣在李景隆、谷王的内应下 。兵不血刃地攻破南京城 。推倒建文帝政权 。宣布了“靖难之役”的胜利 。
既然南京城已经攻破 。朱棣的下一个目的地 。自然就是皇宫 。
可就在朱棣前往皇宫的过程中 。有一个人跪在了朱棣的面前 。挡住了朱棣的去路 。气氛一瞬间变得特别紧张 。
朱棣以及他的侍卫死死盯着这个人 。毕竟当时南京城刚攻破 。城内的局势不明 。如果说有建文帝的旧臣刺杀朱棣 。并不意外 。
就在朱棣准备下令将这个人捉拿的时候 。这个人开口了 。询问朱棣 。是先到皇宫继位 。还是先去祭陵?朱棣大吃一惊 。
原来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虽然实际上是造反 。但明面上却并非造反 。因为他打出来的旗号是“奉太祖遗命 。清军侧” 。
当年朱元璋为了防止朝中有奸臣作乱 。规定藩王在危机时刻接收到皇帝的密信 。可以自己出兵勤王 。也可以联合其他的藩王出兵勤王 。

文章插图
如果说朱棣直接前往皇宫 。那么就坐实了他是造反的事实 。如果说朱棣前往皇陵祭拜朱元璋 。那么就能够向世人说明他的的确确是清君侧 。虽然事实并非如此 。
朱棣在前往皇陵祭拜朱元璋的同时 。记住了这个挡住自己路的人的名字——杨荣 。而杨荣的命运也就此改变 。随着朱棣的继位 。他位列内阁 。成为首届内阁七位成员中的一位(内阁制度是朱棣开创的) 。
相比于杨荣的出头机会 。杨溥出头的机会比较奇葩 。杨溥是公开且铁打的太子党官员 。早在永乐元年 。也就是朱棣继位的第一年 。他就被朱棣派到太子府当属官 。
在这期间 。杨溥平平无奇 。并没有做过什么出色的事情 。一、不像杨荣一样在朱棣的身边当秘书 。二、不像杨士奇一样通过语言艺术多次力挽狂澜 。只是充当一个本本分分的官员 。
直到永乐十二年的“东宫迎驾事件”发生 。他的命运才发生改变 。
所谓“东宫迎驾事件” 。就是朱棣从北方打仗回来 。原本以为朱高炽会率领着百官迎接他 。结果只看到了在场的礼仪 。没有看到朱高炽与百官 。因此大怒 。认为朱高炽轻视他 。
当即将一大批的太子党关入诏狱当中 。身为洗马的杨溥就在其中 。

文章插图
杨溥与其他人不同 。其他人到了诏狱当中 。要么怨声载道 。要么浑浑噩噩 。而他呢?整天在诏狱当中读书 。这一读就是十年 。
正是这个举动 。保住了他的性命 。致使朱棣认定他是一个人才 。命令锦衣卫指挥使必须保住他的性命 。报效日后的皇帝 。
杨溥为了朱高炽坐了十年的诏狱 。只要朱高炽是个人 。在日后继位之后 。都不会亏待杨溥 。随着朱高炽的继位 。杨溥也与杨荣、杨士奇一样 。位列内阁 。
杨士奇出头的机会与杨荣、杨溥的都不一样 。杨荣、杨溥多多少少都有点机遇在里面 。而杨士奇就是单纯的靠学识 。在朱棣继位的第一年 。他就因为工作出色 。从而进入内阁 。
“三杨”的特长
在“三杨”当中以杨荣的特长最为出色 。如果说在永乐年间“三杨”当中最受重用的是哪位 。那么必然是杨荣 。
杨士奇虽然也与杨荣一样 。在内阁中工作 。但论重用程度远远不及杨荣 。因为朱棣将杨荣当成贴身秘书来用 。
在永乐一朝的战事决策会上 。基本上都会有杨荣影子 。而只要朱棣出征 。杨荣必然跟在身旁 。随君出征 。

文章插图
以朱棣的精明程度而言(靠造反起家) 。不可能莫名其妙的重用一个人 。而且这一重用就是一辈子 。杨荣能够成为朱棣的贴身秘书 。主要是因为一次突发事件 。
在朱棣统治时期 。蒙古部落时不时的就在边境骚扰 。一天晚上 。朱棣接收到宁夏的紧急军情 。宁夏守将声称自己受到了蒙古军队的围攻 。希望朱棣能够给予增援 。
推荐阅读
- 你听到的最美的爱情诗是什么?
- 古诗词中,哪一句最能表达爱情?
- 一代英主赵武灵王是如何被自己的儿子害死的?
- 爱情是最美好的,你都听过见过哪些描述美好爱情的情话和诗句?
- 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胡服骑射?
- 古人写过最美的情书是哪一句?
- 有哪些动人心弦的情话诗词和文言文短句?
- 古今中外有多少关于爱情的诗词歌赋?
- 古人比较唯美的爱情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