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年人常讲:‘命里没有莫强求 。求来求去一场空‘’ 。
十年前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老俩口的养子带着孩子老婆回生身父亲那里去了 。老俩口无奈而流泪 。左邻右舍都骂这个养子是个白眼狼 。
原来这个男人不会生育 。与妻子商量收养了一男孩和一个女孩 。在六十年代 。养活一个婴幼儿是非常不容易的 。受了许多苦 。总算把这双儿女养大成人 。女儿嫁给市里一家做生意的 。养子也娶了一个漂亮媳妇 。养子的生父家是市郊 。离市里只有二公里 。他父母双亡 。有几个哥哥 。都是农民 。他想象着城镇化建设 。要不了多久便是市民 。所以带着老婆孩子就回生父家做起了无业游民 。
养父母从此就失去了儿孙 。老俩口相依为命 。有时候被闺女接到市里住一段时间 。天有不测风云 。闺女不到五十岁 。就患上了肝癌去世了 。女婿没有因为丧偶而不顾年纪大了的岳父母 。还是视如亲父母 。一直照看 。后来岳父冠心病去世 。岳母患食管癌去世 。都是女婿伺候 。料理并埋葬的 。
养子那个白眼狼 。一直在市里 。做小商小贩 。到如今还是无业游民 。
其他观点:
一九四七年 。作恶多端的伪乡长 。恶霸地主 。兼“民团”头子张自朝被刘邓大军击毙 。树倒猢狲散 。他的三姨太也流落他乡 。
三姨太向发琴出身贫苦 。父亲曾是张自朝家长工 。向发琴二十岁那年 。父母不幸同年双亡 。刘自朝乘人之危 。强迫她做了自己的“三姨太” 。但直到被人民军队击毙 。向发琴也没有生一儿半女 。此前 。刘家另一长工 。后加入张自朝民团的黄正民在一次袭击我大别山某地方政府时 。被我军击毙 。其妻子抛下七岁的儿子黄正贵改嫁 。向发琴不忍抛弃 。张自朝死后 。只好带着他乞讨为生 。
一九五一年 。向发琴流落我乡 。村里人见她可怜 。人又老实 。便由村长出面说合 。嫁给贫农刘增才 。此前 。向发琴一再叮嘱正贵 。无论谁问 。就说是自己亲生 。千万不要说父死母嫁人!自此 。向发琴“母子”过上了虽说贫苦 。但十分安稳的日子 。黄正贵也随了刘姓 。叫刘正贵 。并在村里小学读书!
天有不测风云 。一九五八年 。上山伐木“大办钢铁”的刘增才被树砸死!生产队补贴了二斗大麦 。向发琴只好认命 。只是让她愧疚的是 。她同样没有为刘增长生一儿半女!而刘正贵就成了她的唯一!好在正贵己初中毕业 。马上就可以参加劳动了 。
谁知 。第二年 。也就是一九五九年 。又遭遇“信阳事件” 。俗称“粮食关” 。豫南形势险恶 。向发琴“母子”也在劫难逃!到了一九五九年秋 。生产队“大食堂”几乎揭不开锅了 。为了活命 。向发琴悄悄地将自己珍藏了十多年的一枚金戒指 。拿到城里 。换回十斤掺和着糠的碎米 。其实就是伺料粮 。和两个南瓜 。那时 。家家户户都不准开火 。做饭的锅早就拿走化成了钢铁 。向发琴只好用一只瓦罐 。夜深人静时悄悄地熬碎米和南瓜 。尽管大多数时候没有熬熟 。毕竟刘正贵得以活命 。终于度过了“粮食关”!
这样 。在向发琴的呵护下 。刘正贵渐渐长大 。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和梦想 。但是 。他的梦想并不是好好干活 。勤奋劳动上 。而是在偷鸡摸狗上打主意 。时常引来邻居的“白眼” 。向发琴也激情之中痛打了他 。谁知 。刘正贵在公社召开的“控诉”大会上揭露了向发琴的“老底” 。说向发琴是张自朝的小老婆 。是潜伏的阶级敌人!并且 。解放前逼死了自己的父母 。并让自己吃糠 。吃生南瓜 。于是 。人们这才开始注意向发琴的来历 。很快查明 。她的确是张自朝的小老婆 。在张家生活了几年 。但说她逼死了刘正贵的父母 。也查无实据 。最后批斗了几次 。并且被愤怒的“群众”打坏了一条腿 。所幸老村长担保 。才免去了牢狱之灾!为了和这个“地主婆”划清界线 。刘正贵将当年哺育他的向发琴赶到生产队的一间废弃的牛栏里!
刘正贵成了“根正苗红”的好人 。可是 。并没有改变好吃懒做的本性 。失去管教的他终于一发不可收拾 。三十多岁了 。没有一个人愿意和他成亲!
八十年代 。年近七旬的向发琴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不仅有了自己的责任田 。还成为村里特别照顾的“五保”老人 。好人终于有了好报 。而“白眼狼”刘正贵却在大家的口水中死去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每天早上起床前,你有没有考虑一天中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有何感受?
- 有个“白眼狼”亲戚是个什么体验?
- 女生想找一个靠谱的全职或兼职,看了几天,为什么那么难?
- “白眼狼”的行为是如何形成的?
- 毕业一年了,已经换了三份工作了,目前想做新媒体运营,但是对这方面什么都不懂,我现在该怎么办?
- 为什么一些父母会把孩子宠爱成了白眼狼?你的经验是什么?
- 淘宝店铺流量下降该如何提升?
- 是什么导致社会的白眼狼越来越多呢?
- 淘宝新手卖家没有货源,一件代发如何选款,如何找到有潜力的款,找值得跟的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