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2)根据《左传》记载 。后羿代夏事件之后 。又有少康中兴事件发生 。少康曾担任有仍氏牧正 。传世文献又有少康制酒的记载 。这些记载正好可与三星堆毁灭事件发生后出现的竹瓦街窖藏青铜器铭文实现对读 。具体论述可以参阅笔者发在头条的文章《从历史语言学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称之谜:太阳家族与开明传说(中)》 。

文章插图
(3)按照传世文献的记载 。大禹治水事件因何发生 。伊雒竭夏亡是怎么回事 。《禹贡》的真伪如何 。以及《蜀王本纪》为何与中原传说具有明显的对应性 。都是过去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 。按照笔者建立的夏与商周并行体系 。则可以知道大禹所治之水其实是由大地震引发的 。所治水域为岷江流域 。大禹即蜀地文献的杜宇 。具体论述可以参阅笔者的文章:《夏代末年的岷山地震与大禹治水的传说》 。

文章插图
(4)《山海经》的形成 。在隋唐以前一直认为与禹、益有关 。而唐以后屡被质疑 。而笔者运用“夏与商周并行体系”则肯定了《山海经》出自禹益是有历史根据的 。并较好地解释了《山海经》的成书问题 。具体可以参阅:《三星堆文明是被遗忘的异世界吗?论大禹治水和《山海经》的形成》 。

文章插图
围绕着”夏与商周并行“的观点 。笔者已经在头条号发布大量文章 。后续文章在笔者整理后 。也将陆续发布出来 。这里不再一一细举 。
总之 。当我们重建夏史体系之后 。会发现先秦文献与《史记》体系原来存在冲突的地方现在可以更好解释 。西部许多民族的形成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认识 。同时 。早期中国与周边文化的互动关系也可以得到更好理解 。因此 。根据这些研究 。笔者的结论是:三星堆遗址确实中国人一直在寻找的其中一处夏都 。
以上观点 。欢迎大家的讨论 。如果朋友们对三星堆、先秦史以及《山海经》研究感兴趣的 。也可以关注我 。我的口号是:研究三星堆 。关注古史微 。最后 。请大家记得点赞哦 。
其他观点:
这个可能性不小 。因为三星堆遗址和已经所谓的夏朝遗迹二里头遗址有着太多的相似点了 。简直就像是一个政权下的时代产物 。

文章插图
通过考古发掘我们发现 。古蜀国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所出土的大量文物(包括陶器和青铜器)都跟目前公认的夏代晚期遗址二里头有非常多的相似性 。
陶器最能体现一个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的概况 。而作为三星堆和二里头都使用一种叫做陶盉(hé)的陶器 。三条腿 。手叉腰 。顶上半开 。插一个短小的管状流;风格上也很相近 。都很瘦高(当时其他地区还流行一种土肥圆的陶盉) 。细长腿、束腰 。鋬像宽面条一样而且很长等等 。

文章插图
二里头有一种典型青铜器叫做嵌绿松石青铜牌 。而三星堆也出土了嵌绿松石青铜牌 。二里头发现了3件 。三星堆遗址发现了3件 。造型都极为类似 。

文章插图
在古蜀国金沙遗址出土了一件玉钺 。其顶部刻有精致的兽面纹 。而此纹样居然和二里头镶嵌绿松石铜牌饰上的兽面纹极为类似 。
此外 。在二里头牙璋是非常重要的礼器 。而在三星堆同样出土了不少牙璋 。而且造型基本一致 。

文章插图
建立三星堆文明的古蜀国人本来就是从西北地区迁徙到今天的四川地区的 。迁徙路线为先从西北地区南下 。通过青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脉进入成都平原 。最终建立古蜀国 。在夏代和西周时期 。古蜀国都和中原政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周人的伐商联盟就是以西部的亲缘部族为主 。其中就有古蜀国 。
在《尚书·禹贡》中 。我们也可以发现 。夏人与古蜀国联系密切 。
《禹贡》展现了夏王朝丰富的金属矿冶知识 。其中一个让人惊讶的点是虽然整本《禹贡》都是以陶寺遗址所在的山西南部来叙述 。但是作者居然对四川西北的岷山有详细的了解 。而且对四川所在的梁州居然是以岷山为中心的进行空间定义 。这与后代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视角有显著不同 。
推荐阅读
- 农村正在悄然兴起的火爆生意有哪些?
- 短视频前期要怎么做,4个步骤带你轻松上路
- 2019年做什么生意前景好?
- 杀阡陌怎么死的 杀阡陌真的死了吗
- 三星堆文物为什么都是破坏后掩埋的,但又是分类别有条理地摆放?
- 2019年最流行、最赚钱的创业商机有哪些?
- 有驾照有车晚上兼职 私家车晚上能做的兼职
- 为什么三星堆不是世遗,而良渚是世遗?
- 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做口罩,疫情之后什么生意会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