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泊之战战况如何?


这一战清朝确实败的极惨 。说全军覆没并不为过 。而且损失的都是精锐部队 。后果也非常严重 。原定西北两路合围被彻底突破 。清朝经营多年才取得的绝对优势几乎丧失 。可以算做清朝中期军事上最惨痛的失败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 。这次惨败清军的京营八旗也损失惨重 。那是清朝最精锐的武力 。
战争背景——反复的准格尔
康熙年间 。噶尔丹东征 。康熙连续三次御驾亲征终于平定 。葛尔丹被杀 。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侵入准格尔 。并且挑动罗卜藏丹津反叛 。罗卜藏丹津被年羹尧平定 。继位不久的雍正与策妄阿拉布坦议和 。划定边界 。
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暴毙 。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 。开始着手训练火器兵“包沁” 。并于1728年再次叛乱 。1729年10月雍正发兵西北两路围剿葛尔丹 。1730年策零请擒罗卜藏丹增议和 。雍正决定暂缓进兵 。中缓兵之计 。1730年秋 。完成集结的策零再次进攻清朝 。战争一触即发 。

和通泊之战战况如何?

文章插图
军力对比——暗含杀机的对手
准格尔部:由策零亲自带领 。将领涵盖准格尔部几乎所有精锐 。
骑兵:24000名
炮兵:1000名
步兵:4000名
火器兵:1000名
总兵力3万 。以骑兵为主 。野战能力强悍 。但缺乏工程器械 。虽然炮兵的火炮较先进 。但数量稀少 。攻城能力很差 。
清军:富尔丹亲自率队 。顷承郡王锡保随军掌振武将军印、副将巴赛、查弼纳 。前锋将军丁寿、副统领塔尔岱 。云集各地将领数十名 。可以说人才济济 。
京营八旗兵:6000人(可以说在雍正朝京营八旗是单兵素质最好 。装备最强的部队 。所有兵员都是满洲和蒙古八旗中精选而来 。前锋营的鸟枪配置率一度达到一半以上) 。
车骑营:9000人(岳钟琪所创战车部队 。每车宽两尺 。长五尺 。由五名士兵操作 。是一种多功能部队 。可以运粮 。可以结阵防守 。也可以阻挡骑兵冲击) 。
奉天等地各驻军抽调部队:8800人(这部分兵员比较杂 。有黑龙江达斡尔等部猎手出身的鸟枪兵精锐2000人 。也有奉天的满洲骑兵 。还有土默特等部的蒙古骑兵 。还有宁夏的驻地步兵) 。
总兵力23800人 。部队构成非常庞杂 。肯定存在令出多门的问题 。而且主将是公爵 。却由郡王掌将军印 。本身就是重大问题 。但优势也很明显 。还有西路军配合 。并且可以据城而守 。只要不贪功冒进就问题不大 。
战前准备——简单的烟雾弹
策零命令一万部队据河上游驻扎 。剩下两万主力在河边的博克托岭埋伏 。又让心腹塔苏尔海丹巴故意被清军抓住 。此人供述策零虽然发兵3万 。但与妹夫不和 。所以实际兵力只有两万 。而且已经分兵 。其主力驻扎在博克托岭 。
和通泊之战战况如何?

文章插图
战争经过——单纯的各个击破
六月初九:丁寿所部第一队抓获准噶尔巡逻兵 。其称此地距离准噶尔部前锋部队不足三日路程 。该前锋部队不足千人 。尚未扎营 。富尔丹令丁寿急行军 。丁寿部连赶路数日 。一无所获 。
六月十七日:清军再次抓获巡逻兵 。称2000人的准格尔部队驻扎博克托岭 。富尔丹又令先锋素图部直扑过去 。同时富尔丹将大营驻扎在和通泊附近 。
六月十八日:丁寿部遇准格尔兵 。斩敌400 。其余均翻山逃窜 。富尔丹坚定了博克托岭有小股敌军的信心 。带领主力开始急行军 。
六月十九日:富尔丹率主力与前锋部队汇合 。开始向博克托岭进军 。
六月二十日:清军进入博克托岭 。伏兵四起 。以骑兵居高临下向清军反复冲击 。富尔丹亲自组织反击 。奈何仰攻难进 。豪无战果 。这时的富尔丹才恢复了几分宿将本色 。判断再不突围非常可能本全歼 。于是下令突围 。
六月二十一日:策零发觉清军突围意图 。猛攻清军两翼 。富尔丹将主力一分为二分别支援 。但天降大雨冰雹 。救援未果 。
六月二十二日:东翼觉罗海兰突出重围 。丁寿、素图两名将领自杀;西翼主将塔尔岱苦苦支撑 。富尔丹于是命令最精锐的达斡尔鸟枪兵支援 。结果鸟枪兵刚一接敌就溃散 。西翼部队覆没 。塔尔岱仅以身免 。马尔齐自杀 。
六月二十三日:富尔丹率清军残余主力突围 。回到和通泊大营 。策零趁其立足未稳 。包围大营 。蒙古科尔沁部骑兵陷在大营外 。作为主力的土默特部骑兵回军救援 。这时其余清军见土默特部大旗居然在敌军中 。错认主力已被包围 。纷纷溃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