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的育雏期一般为3个月,云南多数养殖场仅为50-60天即出售 。
1雏鸟的生理特征
(1)生长快 。雏鸟出壳时体重0.8-1.0公斤,一个月后可长到4-5公斤,三个月后达10公斤以上,较其他家畜幼仔生长快得多 。
(2)发育不健全 。雏鸟的消化系统尚在发育过程中,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较差 , 宜喂养料丰富,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
(3)体温调节能力差 。雏鸵鸟的羽毛短而少,没有绒毛,又缺少皮下脂肪,很不保温,易受风寒,加之机体对体温的调节能力较差,所以,雏鸟既怕冷又怕热 , 雏室的温度需严格按要求加以控制 。
(4)抗病能力差 。雏鸟出壳后,体内母源抗体逐渐耗?。?而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建立,抵抗疾病能力很弱,管理不当,易染疾病 。
2雏舍的基本要求
(1)入雏前应消毒试温 。雏鸟入室前,应将育雏室进行认真清洁消毒 。地面、墙壁、门窗用0.5%的消毒液喷洒,过一段时间后要打开门窗,让毒气排放干净 。待地面干燥后.再放置干净麻袋和保温用具、食槽和饮水器 。入室前一天,还需进行试温检测,确保雏鸟适宜温度 。
【鸵鸟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方法 鸵鸟雏鸟的养殖方法】(2)温度要求 。适宜温度是保证雏鸟成活的关键 。刚出壳的雏鸟,一周之内温度应维持在36℃左右,以后逐渐降温,每3天降l℃,一周降2-3℃,一直降到23C左右为止 。云南春夏季气温较高,雏鸟脱温期一般为45-50天 。育雏室的温度是否合适,可从雏鸟的反应观察:温度过高时,雏鸟会张咀呼吸 , 亦会展翅散热,甚至呜叫不安;温度过低时 , 雏鸟会聚堆保暖,紧靠热源或果立颤抖 。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雏鸟生长均不利 。温度过高 , 会使雏鸟烦躁不安,饮水增加,进食减少,发育减缓,易患呼吸道疾?。晃露裙? ,进食亦会减少,还易受凉引起下痢或感冒 , 有时也会由于过多聚堆,造成弱小者被挤压死亡 。因此,应随时注意观察 , 发现上述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 将温度调整适宜 。
(3)湿度要求 。育雏室的湿度对小鸟的影响也很大 。湿度过大,饲料潮湿,加上高温,易产生霉菌变质,使雏鸟易得下痢、曲霉菌病等多种疾?。皇裙?,空气干燥,易起灰尘.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5%-70%,且头一周可用低限,以后逐步过渡到高限即65%-70% 。若高于此范围,应采用抽湿机或加强通风量降低湿度;若低于这一湿度,可增加饮水器或水盘提高湿度,如还不能达到要求,可用喷水法增湿 。云南干雨季分明,干季降雨极少,空气十分干燥 , 雨季阴雨连绵,特别潮湿 。应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及时采取增湿或降湿措施 。
(4)通风要求 。雏鸟生命力较弱 , 应随时注意室内良好的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 。当饲养人员进入舍内闻到臭气、氨气味道时,说明舍内有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存在,应用排风扇或打开门窗排除 。同时 , 要经常清扫粪便 , 减少粪便发酵产生的氨气 。
(5)光照要求 。雏舍内除保温设施外,光照也很重要.晴天可自然采光,但光照不能太强烈;阴天和晚上必须加人工光照,不能使舍内黑暗 。2周龄后,可放入运动场让其增加运动量和进行日光浴 。开始放出时间不宜太长 , 且以早晚放出为佳,中午阳光强烈,为防暴晒,宜收回舍内 。1月龄后,可任其进出运动场自由活动,仅遇雨天或气候突冷时 , 需赶回舍内关养 。
(6)密度要求 。饲养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养殖雏鸟的数量 。养殖密度随着雏龄的增加而减少 。一周龄雏鸟,每平方米舍内养3-4只,2周龄每平方米养1-2只,一月龄以后的雏鸟,每只需舍室面积2平方米左右,同时每只还需室外运动场5-6平方米 。
推荐阅读
- 商品鸵鸟的饲养管理有哪些要求 鸵鸟商家
- 电风扇反转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呢 电风扇反转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
- 白糖拌鸡蛋的做法 生鸡蛋拌白糖
- 马铃薯软腐病的症状是什么 马铃薯软腐病的症状
- 脱毒马铃薯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好处
- 专科毕业可以教小学吗 专科毕业能教小学吗
- 蒸鸡白菜的正宗做法 大白菜蒸鸡的做法
- 鸵鸟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鸵鸟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 养殖孔雀的笼舍有哪些要求 孔雀可以在室内笼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