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过堂是指旧时诉讼当事人到公堂上受审 。亦称佛门中的“吃饭”,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礼仪的统一 。
【过堂是什么意思】在过堂时,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众在两边就座 。饮食之前,先要敲挂在寺庙走廊上的大木鱼(梆)和葫芦型铁板(云板) 。梆是吃饭号令,又叫长鱼 。鱼昼夜均不合眼,隐喻佛徒修行也应精勤不息,废寝忘食吃饭中间,如果需要添饭菜,应将空碗送到桌边,由斋堂服务员添,不可出声叫唤,碗筷应摆在桌边放齐 。如住持和尚的筷子搁在碗边上,表示他要对大众讲话;筷子放平,即不准备讲话 。过去,大寺庙因僧众较多,多用"过堂"形式吃饭,并实行分食制 。一般小庙,人数不多,多采用四菜一汤共食制 。佛教主张过午不食,现已有改变,多数僧尼为了工作和学习,也吃晚饭,叫做"吃放参" 。
推荐阅读
- 昆明冬天适合玩的地方 冬天适合去昆明吗
- 简述语境对修辞的作用
- 65棉35聚酯纤维会起球吗
- 被真实了什么意思
- 咏茶-无名
- 简述医学心理学基本特点
- 我想听娜娜米是什么意思
- Win7更改文件图标的方法
- 简述智取红孩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