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美瞳变“美”记 。
美瞳正在成为彩妆的一部分 。
在隐形眼镜功能的基础上,增加色彩、花纹,达到修饰瞳孔的效果 。但同时,又很心机的,不想让别人看出来自己戴了美瞳 。这两者,在曾经的美瞳市场,是鱼和熊掌 。
2004年 , 强生公司率先针对亚洲市?。?推出美瞳产品,随后各大隐形眼镜生产商纷纷加码布局 。
但他们似乎对中国人的喜好稍有误解,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 , 美瞳身上一直带着“夸张”的标签,“戴上美瞳,眼白消失”成为网友的玩笑梗 。而可选颜色太少,也是大部分人对美瞳望而却步的原因 。
这一切 , 正在近两三年被改变 。传统品牌固若金汤的市场占有率,也被更了解中国人的国货品牌打破 。
在天猫上,新崛起的国货美瞳品牌越来越多,细看之下,他们或多或少,都会以“自然”为卖点 。2019年成立的品牌moody,就主打“短抛期”产品,以小直径、日抛等概念进行消费者教育,短短两年时间,成为新锐品牌中的领军者 。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美瞳市场终端销售额超200亿 。预计到2025年,中国美瞳行业市场规模可达500亿元 。而逐年增长的线上美瞳渗透率,也给了国货品牌更好的发展土壤 。
国货美瞳的天时、地利、人和2020年,是美瞳行业一个很明显的分水岭——四大品牌(强生、爱尔康、博士伦、库博)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国货美瞳品牌崛起;线上,成为美瞳购买的主要平台 。
作为“舶来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瞳在国内的竞争态势,类似美妆行业:外资品牌占主导优势,霸占了国内美瞳市场几乎90%的份额 。
然而,故步自封、失守新消费洞察的传统品牌 , 在2020年受到了国货品牌强有力的冲击,消费者不再守着四大品牌买来买去 。当年成立仅半年的moody,天猫店月销破千万 , 上线第一年 , 就卖出2亿元 。同样在这一年数据亮眼的国货品牌 , 还有4iNLOOK、Kilala可啦啦、COFANCY可糖等 。
国货品牌打破美瞳市场竞争格局的原因 , 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
曾经,线下是美瞳的主要市场 。美瞳的两大销售阵地——眼镜店、一二线城市的购物中心专卖店,决定了美瞳市场发展的局限性 。因为去这些地方购买美瞳的人,大多已经完成了品类教育 。
但美瞳更广阔的复购市?。?还是来自线上 。而疫情之下,加速发展的电商经济,为国货品牌提供了发芽的土壤 。因为美瞳无法试用,消费者购买考虑因素除了安全,就是花色 , 天猫店的综合呈现、买家评价 , 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
天猫国际数据显示 , 2020年天猫双11期间 , 美瞳类成交同比超三位数增长 , 仅在淘宝系渠道,美瞳销售额就高达39亿元 。
虽然传统品牌拥有不可撼动的知名度,但当营销环境逐渐多样化,国货新品牌可以从行销上另辟蹊径 。通过在社交平台上的达人种草、KOL测评、明星推荐、IP联名等方式,迅速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
然而归根结底 , 还是这帮新兴崛起的国货品牌 , 更明白当下年轻人要什么 。
其实,四大品牌早已不是美瞳最强势的生产商 。他们的优势在于沉淀了几十年的隐形眼镜生产技术,但在产品的潮流性、时尚感上,比不上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的生产商 。
几年前,慈然去日本出差,看到几个中国女生拖着行李箱,去药店排队买美瞳 。她们人肉背着满箱美瞳,带回国内,在微商渠道销售 。原因是,国内眼镜店卖的美瞳,要么太夸张,要么花色不够多 。
这次日本之行,是慈然后来创立moody的灵感来源 。年轻人偏向在线上购物,想要好看、时尚的美瞳只能依靠代购、微商 。而代购的“海外”美瞳,和所谓微商的产品,无法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慈然觉得,国内美瞳市场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
正式推出产品前,慈然与moody创始团队兵分两路,花了一年多 , 研究大陆、中国台湾、日韩70多家美瞳生产商 , 在国内7000家线下门店,做消费者调研 。他们试图以新品牌的姿态,找到传统市场里的痛点 。“这是一个急需被重塑的品类 。”
下一步,就是把痛点转化为产品亮点 , 他们避开了在线下与传统品牌的短兵相接 , 通过站内外的线上种草,完成消费者的品类教育与吸引潜客圈层 。天猫作为新品牌的必争之地,成为了站外流量最好的承接平台 。
推荐阅读
- 名单及排行榜出炉 这个榜单
- 双层pdf制作方法难吗 双层pdf的制作流程
- 车子变速箱坏了怎么办
- dtech)
- 手机增大音量的软件有哪些 手机增大音量的软件
- 80%的职场人被苍白的背景锁死在底层
- 死刑犯要干活吗
- 王健林卖车 王健林换车了
- 简历用什么软件做比较好用 简历用什么软件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