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丝草

基本信息【香丝草】中文学名:香丝草拼音:xiāng sī cǎo 拉丁学名:Conyza bonariensis (L.) Cronq. 别 称:野塘蒿、野地黄菊、蓑衣草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桔梗目亚目:科:菊科亚科:族:紫菀族属:白酒草属
形态特征香丝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纺锤状 , 常斜升,具纤维状根 。茎直立或斜升,中部以上常分枝,常有斜上不育的侧枝,密被贴短毛,杂有开展的疏长毛 。叶密集 , 基部叶花期常枯萎,下部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0.3-1厘米,顶端尖或稍钝,基部渐狭成长柄,通常具粗齿或羽状浅裂 , 中部和上部叶具短柄或无柄,狭披针形或线形,长3-7厘米,宽0.3-0.5厘米,中部叶具齿,上部叶全缘,两面均密被贴糙毛 。头状花序多数,径约8-10毫米,在茎端排列成总状或总状圆锥花序,花序梗长10-15毫米;总苞椭圆状卵形,长约5毫米,宽约8毫米 , 总苞片2-3层,线形,顶端尖 , 背面密被灰白色短糙毛 , 外层稍短或短于内层之半,内层长约4毫米,宽0.7毫米 , 具干膜质边缘 。花托稍平,有明显的蜂窝孔,径3-4毫米;雌花多层,白色,花冠细管状,长3-3.5毫米 , 无舌片或顶端仅有3-4个细齿;两性花淡黄色 , 花冠管状,长约3毫米,管部上部被疏微毛,上端具5齿裂;瘦果线状披针形,长1.5毫米,扁压 , 被疏短毛;冠毛1层,淡红褐色,长约4毫米 。花期5-10月 。
生长习性

香丝草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