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细节看中美高层会谈 中美高层会谈的结果

资料图
第二个细节,双方的状态 。这是双方首次面对面见,所以我们第一次能看到双方交流的真实状态 。合影,就很能说明问题 。中方面带笑容,张开双臂 , 自信与开放,显而易见 。双方会谈的气氛也很融洽,有种老朋友再见的感觉 。
第三个细节,会谈的场合 。这次会谈是在中方参加达沃斯论坛期间举行的 。会谈前一天,中方刚刚面向世界宣告,2023年,中国经济将恢复增长 , 达到正常水平 。对于世界的疑问 , 中方也作出了自信、坦诚的回应:中国不会走向计划经济,更强调会保持对外开放 。开放 , 恰恰也是中美关系需要的 。
第四个细节,耶伦这次没有参加达沃斯论坛,所以来瑞士的主要目的就是来见中方的 。今年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达成共识 , 要在双边及联合国、G20和APEC等多边框架下加强合作,就显得更有意义 。
这次会谈持续了约三个小时,超出了原定时间,并且是因为耶伦需要赶飞机而停止的——否则双方有意愿谈得更久 。
会谈深入、坦诚、务实 , 变言其著,化言其渐 , 美方现在已经作出了一些表示 。
不过,还有一个细节是,合影里,耶伦伸出的是一只手 。从某种层面来说,这样的姿态也是美国的现状,美国国内还有不少犹豫保守的力量,对应的,是美方身不善而怨人,恰恰是一种不够自信的状态 。
【独家细节看中美高层会谈 中美高层会谈的结果】接下来 , 中方表示 , 欢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耶伦访华 。能不能敞开大门,考验的是一种心态 。这种心态,美国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够 。
相关新

陈冰:刘鹤会见耶伦,中美经贸合作还是得多聊


资料图
直新闻:刘鹤在达沃斯会见了美国财长耶伦,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将访华,中美作为第一、第二大经济体 , 在今年能有更多合作吗?
特约评论员陈冰:世界现在都在期待中美合作,以拉动世界经济复苏 。但是美国采取的政策 , 主要还是拉阵营,搞分裂,用“新冷战”方式来遏制中国,以维护自己的霸权 。美国最新的动作是,拉拢日本、荷兰对中国限制芯片及制造设备的出口,荷兰不答应,日本有点犹豫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中美能不能降低对抗烈度,增加合作面,就备受世界关注 。
刘鹤与耶伦的会谈,是两国经贸高层的一次面对面会晤,据说美方既在仔细审视中国技术对美国国家安全究竟是否构成风险,同时也力争让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国引擎不受过多伤害 。而中方则敦促美国放宽对华加征关税 , 以帮助美国降低通货膨胀 , 降低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负担 。这多少有些和好的迹象 , 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 可能会形成一些共识 。


资料图
直新闻:刘鹤副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说 , 中国经济2023年会实现整体性好转 , 你怎么看?世界如何看待今年中国经济的走向?
特约评论员陈冰:刘鹤副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 , 作了一个很好的演说 。首先他从五个方面讲述中国发展经验,相应地回应了世界对中国的关切,反击了美西方对中国的误解和扭曲 。他说中国经济之所以发展良好,一是坚持以经济为中心,二是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 三是坚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四是坚持依法治国,五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这五点经验,驳斥了西方对中国的扭曲看法 , 包括中国正在搞政治优先于经济,在部分地恢复计划经济,对外开放有所收紧,更注重经济内循环,不怎么支持民营经济等等 。
刘鹤从宏观层面,向世界发出强劲信号:中国经济会更开放 , 更市场化,更有力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这可以打消外资外企的疑虑,增加对华投资,与中国各类企业强化合作 。
刘鹤的演讲,讲清楚了中国政府为什么对房地产、影子银行、高风险企业集团进行整治,其目的不是外界所扭曲的什么打击民营经济、打压企业家,而是为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 , 改善市场供需关系 。中国提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为了扩大内需,形成以消费拉动为主的增长模式,进而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经济再全球化 。中国提出的共同富裕,绝不是搞平均主义和福利主义 , 而是避免两极分化,不断提高国民的富裕程度 。这次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 , “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刘鹤的演讲显然是为了消除世界对中国的误解,推动全球合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