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70万元赔偿金支付期限已到,江秋莲:没收到钱,已申请强制执行


江秋莲在江歌墓前读判决书(图片来源:江秋莲个人微信公众号)
2022年12月30日 , 江秋莲与刘暖曦生命权纠纷案二审维持原判 。青岛中院认为,刘暖曦作为侵害风险的引入者和被救助者,未履行对救助者江歌负有的注意、救助、安全保障义务,对江歌遇害存在明显过错,其过错行为与江歌死亡后果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 刘暖曦应当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法院维持一审判决 , 刘暖曦赔偿江秋莲各项经济损失49.6万元、精神抚慰金20万元,并承担全部案件受理费 。
过去六年多,江秋莲长久展现着这种战斗的姿态 。她忍不住关注刘暖曦的一举一动,也同时被他们激怒、伤害 , 与他们针锋相对 。如今回想,她承认自己在无奈之下有过过激的举动,比如 , 曾将刘暖曦和父母的个人信息发布在网上 , 曾在刘暖曦老家街道贴上几张大字报 。“但如果回到过去,我还是会那么做 。”她反问,“如果你被逼到那种绝境 , 想找到他们,想知道真相,不这么做 , 又该怎么办?”
六年间,她一次次气到昏厥,身体每况愈下 。去年12月中旬,为了一纸判决 , 江秋莲冒着感染新冠的风险,只身到北京想讨个说法 。尽管戴着口罩、防护面罩、手套,抵达北京第二天,江秋莲就“中招”了,“高烧四天才退,咳嗽、有痰 , 一天得用几包纸 。”在北京的最后两天,她一个人躺在酒店的床上,难受得不吃不喝 , 觉得生命仿佛进入倒计时 。
回青岛后,咳嗽依旧不止 , 这几天,由于风波再起 , 江秋莲几度睡不好觉 。
刘暖曦在文中写,“在过去的六年中,我各种应对失当,才让局面发酵至此 。”这句话是江秋莲对这篇文章唯一认可的事实,“之前有那么多机会 , 如果她亲口告诉我真相,征得我的原谅,我可能一次不原谅、两次不原谅,但是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呢?这个案子肯定不会发生 。即便我不依不饶,她不会像现在这样受到大众的谴责 。”
“她始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内心没有真正的歉意,怎么会应对得当呢?”江秋莲说,“我早就不希望她道歉了,我只希望她受到法律的惩罚 。”
昭雪
江秋莲将江歌的遗照装裱立在自己的床头,相框旁贴着两个字——“昭雪” 。过去六年,她每天对着女儿的照片和“昭雪”两字入睡 。
资料图
江歌离世后,江秋莲的生活依旧围着女儿转 。六年间,江歌的房间始终维持原貌 , 每到季节更替,江秋莲仍定时为女儿收拾整理衣物,亲手缝制新棉被,为她的床铺更换适季的被褥 。床上总是遵循女儿的习惯 , 整整齐齐摆着三个枕头,“中间是歌儿睡觉枕的 , 两侧是枕着看书的 , 还要侧身靠着睡觉 。”唯一的变化是书桌摆上了江歌的照片,两旁摆满了江秋莲养的蝴蝶兰,盛开的花瓣散发着清香 。
江歌的床
江秋莲初中毕业,经营过小超市,开过滴滴 , 独自抚养了江歌24年 。过去,她不养花,也没什么爱好,“唯一的爱好是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我力所能及地帮助她实现她的愿望 。”
送江歌去日本留学,也是江秋莲为女儿实现的一桩愿望 。她曾因此遭受邻居在背后讥笑,“没钱还学人家出国” 。江秋莲不后悔送女儿出国,可没有及时劝阻江歌在日本接济漂泊的刘暖曦,成为她此生最后悔的一件事 。
女儿因此在异国他乡葬送生命 。2016年11月3日 , 确认江歌遇害的消息后 , 江秋莲瘫软在地 , 回过神后 , 脑子里就一个想法——“赴死” 。
那时,这位乡村妇女认识的最大的“官”是村支书,她拜托村支书帮她把房子卖掉,钱留给80多岁的母亲养老 。随后 , 她切断了和身边所有亲友的联络 , 只身启程去日本看江歌最后一眼 。
“电话、短信都不回,不想听安慰的声音,也不想听人劝说什么 。”江秋莲缩进壳里,一意孤行 。但在日本 , 一位亲戚的短信让她最终选择活了下来 。短信只有一句话——“江歌被人害死了 , 你死了,我们任何人不会为江歌报仇 。”江秋莲含泪看清自己的使命,“得活下去为女儿讨回公道 。”
网络
维权路上,困难重重,江秋莲说最难的是“时常受制于自己的文化水平 , 力不从心 。”
女儿一度是江秋莲的依靠,即使江歌身在异国,母女俩依旧每天保持联系,那时,江秋莲不会网购,也不会使用手机支付,江歌总是远程帮母亲网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