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急性感染高峰之后的2周最艰难

焦雅辉受访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根据这三年国内的感染率,参考全球其他国家人群感染率,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 , 完全任由感染,那手里的医疗资源肯定是不够的,还是要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 , 通过缓疫压峰把感染人数包括需要住院的人数能够稍微拉得缓一些,那样我们医疗资源的供给就是够的 。

专家:急性感染高峰之后的2周最艰难

文章插图
视频画面
2022年12月上旬,不少城市开始出现新冠病毒感染高峰 , 感染患者数量猛增,医院的发热门诊首先承压 。
焦雅辉表示,我们当时预判到了老百姓发热就诊需求会增加,所以我们要求所有的医院都要开放发热门诊,尽可能满足发热患者的就诊需求 。
按照应开尽开、应设尽设的原则,各级医疗机构开设发热门诊,同时 , 简化发热门诊的就诊流程,增加药品配备,提高发热门诊医疗服务效率 。据统计 , 截至2022年12月25日,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超过1.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超过4.1万个 。
视频画面
焦雅辉表示,仅靠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并不能满足就诊需求 。以北京为例 , 一方面所有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都要打开 , 另外,有体育馆、方舱医院也开设了临时的发热诊疗点,如果单纯发热需要取药的话,到这些临时医疗点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购药流程 。北京统计数据显示 , 在一个区临时发热点接诊的发热患者数 , 比该区所有三级医院的发热门诊接诊的发热患者数还要多,这样就可以分流掉医院的一部分压力 。
随着疫情的发展,救治的压力开始从发热门诊向急诊和重症救治的科室传导 。
专家:急性感染高峰之后的2周最艰难

文章插图
焦雅辉受访
针对此时的医疗资源是否能满足更加迫切的需求 , 焦雅辉表示,从2022年12月初,我们就印发了方案,要做好这方面准备工作,要扩容和改造医院综合ICU 。我们要求医院按照综合ICU等比例准备一些可转换的ICU,就是这些在重症资源快速增长,要达到临界值时,这些可转换的ICU就是要在24小时之内马上就能变成综合的ICU 。
资料画面
以北京朝阳医院为例,医院依托呼吸、急诊、重症医学科、心血管等专科优势,共开设综合救治病区15个,开放床位538张,其中危重症监护床位69张,全力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急危重患者 。
新冠三年的经验:关口前移,早干预、早治疗,防止轻症变重症
焦雅辉表示,新冠三年我们的一个经验就是要关口前移 , 早干预、早治疗,能够防止轻症变重症 。
为了做到关口前移,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要求,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辖区内的风险人群实施分级健康管理 。
专家:急性感染高峰之后的2周最艰难

文章插图
资料画面
“就是让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把辖区内这些有高风险因素的人,先给摸排,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透析的、孕妇、儿童,评估他们的健康风险等级 , 根据不同的健康风险等级建立不同颜色的健康档案,分级来管理 , 红、黄、绿 。红色就是危险因素最高的;黄色是中等水平;绿色是相对安全的 。通过健康档案健康监测 , 能够对他们健康管理管起来”,焦雅辉解释道 。
对于有基础病的高龄老人,焦雅辉说,“一旦出现红色的情况,我们要求马上转诊,直接到三级医院就诊,因为这时只有到三级医院才有可能把重症给降下来 。”
资料画面
春节临近,如何应对农村地区感染高峰?
随着春节临近,我国即将迎来城乡之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 , 这势必会导致新冠病毒的快速传播 。因为农村地区地域宽广、人口庞大,但人均医疗资源有限,如何应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感染高峰,成为巨大的挑战 。
“我们最担心的就是经过三年了,大家都没有回家过年,今年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这样的话有可能会出现报复性的城市人流高峰涌向农村,回家过年探亲,所以我们更加担心农村的疫情 。”焦雅辉认为,农村地区最主要的是两点
一个是要保证药能够下去,而且供应的量一定要涵盖春运的时间段甚至还要长;
再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如果一旦有重症的这些人要能够转上来,最起码能够转到县医院来救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