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诸葛亮小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典故有哪些?


三国诸葛亮小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典故有哪些?

文章插图
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 , 诸葛亮8岁丧父 , 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 , 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 , 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牧刘表 , 后诸葛玄去世 , 诸葛亮其弟诸葛均诸葛亮小时侯遇到了一位样样精通 , 博学的老师——司马徽 。他想把老师的知识学到手 , 可是上课的时间很短 。他看见老师用芦花鸡来定时 , 就想了一个办法 。当芦花鸡要叫的时候 , 就把自己随身带的米喂给它吃 。鸡有了吃就不叫了 , 这样就可以延长上课的时间了 。终于有一天 , 被司马老师发现了 , 诸葛亮就实话实说认了错 。隐居起来 , 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小时候 , 由父亲带去拜水镜先生为师 。
水镜先生对诸葛亮说:“我出三个题目 , 答对了就收下你 。”接着出了一个哑题:他屈起食指 , 伸到诸葛亮面前 , 又点了点 。
诸葛亮向水镜先生深深一鞠躬 , 又后退三步 , 站在一边解释道:“你要我做首屈一指的大官 , 我当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 。”
先生坐在蒲团上说:“我出的第二个题目是 , 要你想办法使我离开这座位 。”诸葛亮走到墙角 , 顺手拿了一根竹竿就要捅房上的瓦 。先生连忙起来阻止说:“不要捅漏了房子!”
诸葛亮笑了:“先生坐地 , 我想通天 , 先生不是离开座位了吗?”先生稳坐回椅子上说:“你能使我寸步难行吗?”
诸葛亮指指先生说:“你这老匹夫 , 分明没有本事 , 在此胡扯!”先生气得脸色发紫 , 诸葛亮却摘下他的帽子 , 扔到房顶上 。先生气急了 , 只好脱了鞋蹲在诸葛亮父亲的肩上去拿帽子 。这时 , 诸葛亮抓起先生的鞋子藏了起来 。先生拿到了帽子 , 却找不到鞋子 , 诸葛亮说:“您寸步难行啦!”
水镜先生哈哈大笑 , 说:“好聪明的孩子 , 我收下你啦!”
三年后的一天早上 , 水镜先生对弟子们说:“我出一道考题:从现在起到午时三刻止 , 谁能得到我的允许走出水镜庄 , 谁就出师 。”弟子们急了 , 有的大呼:“庄外失火!”有的谎报:“家里死了人 , 得赶紧回去!”水镜先生根本不理睬 。只有诸葛亮 , 早伏在书桌上睡着了 。鼾声大作 , 搅得考场不得安宁 , 水镜先生很生气 。午时三刻快到了 , 诸葛亮一觉醒来 , 听说先生出了这么个考题 , 一把拉住先生的衣襟哭道:“先生这么刁钻 , 尽出歪题害我们 , 我不当你的弟子了 , 还我三年学费 , 快还我三年学费!”水镜先生是天下名士 , 谁不尊敬?现在见诸葛亮这么辱骂他 , 气得浑身打颤 , 喝令他滚出水镜庄 。诸葛亮哪里肯走 , 水镜先生使几个弟子 , 硬把他赶了庄去 。诸葛亮一出庄子 , 哈哈大笑起来 , 在路旁拾了根棍子 , 跑回水镜庄 , 跪在先生面前 , 双手捧上棍子说:“刚才为了应付考试 , 万不得已冲撞恩师 , 弟子愿受重罚 。”
水镜先生猛然醒悟 , 转怒为喜 , 扶起诸葛亮说:“看来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你真的可以出师了 。”
三顾茅庐
徐庶向刘备热诚地推荐诸葛亮(也叫诸葛孔明) , 刘备很高兴 , 便决定去访聘 。当时诸葛亮正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 。刘备携同关羽 , 张飞到隆中 , 不巧诸葛亮出了门 , 没见到 。过了几天 , 刘备再冒著风雪去拜访 , 诸葛亮又跟朋友闲游去了 。两次见不到孔明 , 刘备有些失望 , 但是为了成就大业 , 他求才心切 , 不顾张飞关羽的埋怨 , 又安排第三次的拜访 。这回诸葛亮并没外出 , 不过还在草堂上睡午觉没醒 , 刘备便谦恭地拱手站在石阶上等候 , 直等到孔明睡醒 , 才得以晤面 。诸葛亮为刘备的其诚所感动 , 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 终于干出了一番事业 。“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 ,  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