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习俗,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

九九重阳节习俗

九九重阳节习俗,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九九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吃重阳糕、饮菊花酒、插茱萸、吃糕吃面等 。
1、登高: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
2、吃重阳糕:以片糕搭在儿女额头,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
3、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
4、插茱萸: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
5、吃糕吃面:晋东南地区及五台县等地,则习惯吃寿面 。晋南地区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谚,意思是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改善生活 。
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重阳节的风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活动筋骨 。所以,人们会于重阳登高 。拘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
九九重阳节习俗,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简介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 。“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
重阳节有什么节日风俗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风俗习惯主要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插茱萸
古代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茱萸节 。茱萸香味浓郁,有驱虫去湿、去除风邪的作用,也有消积食、治寒热的功能,可以入药,也可以制酒养生祛病 。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佩带茱萸或者登高望远时插茱萸的习俗,还可以将茱萸当作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以求辟邪求吉,延年益寿 。
九九重阳节习俗,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二、饮菊花酒
据了解,菊花酒清凉甘美,是强身益寿的佳品 。饮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 。在我国民俗中,人们在菊花盛开之时,采集菊花的茎叶,与谷物掺在一起酿酒,等到来年九月九日饮用,其寓意是祈求自己和家人都能够身体健康、长寿 。
九九重阳节习俗,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三 、登高望远
在重阳节这一天,民间有一个普遍的习俗,就是人们要在这一天外出登高望远 。关于它的来源和意义,大致有三种说法 。
一是古代人们崇拜山神,认为“九九老阳,阳极必变”,所以在九月九日,要前往山上登高望远,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娱乐活动 。
二是重阳时节,农忙秋收大多已经结束,这时候老百姓比较清闲,山里的野果、药材又是成熟季节,所以人们这时候就会去山上采集野果、药材等等,后来逐渐将活动集中到重阳这一天,演变成重阳节登高望远的习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