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归哪管辖 鹤岗属于哪个市( 二 )


如何解决“气难”,还蓝天于民?“通过棚户区改造、燃煤设施淘汰改造和集中供热并网改造,10多万户小烟囱消失,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全部取缔 。全市70余家煤矿采选企业实施防风抑尘改造,取缔19家‘散乱污’企业 。”鹤岗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杨光慧告诉采访人员,困扰鹤岗多年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和煤炭采选业粉尘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 。
数据显示 , 2020年,鹤岗PM2.5均值降至24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50%;空气优天数达到98%,其中优良天数占全年的65% 。蓝天下,鹤岗人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
如何解决“水患”,还清水于民?沿河密集的棚户区是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 。2018年,鹤岗向56公里城市黑臭水体“宣战”,启动“两江十四沟水清岸美综合治理工程” 。通过将黑臭水体治理与棚户区改造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拆除沿河两岸4146个棚户区,腾出空的大面积区域建设公园 。修建堤防,清理河道,铺设污水管道,实现雨污分流,新建污水处理厂...
短短一年时间,鹤岗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实现了从“黑”到“清”的转变 。2019年,鹤岗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两江十四沟”综合治理技术总经理薛告诉采访人员,鹤岗“治水”坚持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原则,采用PPP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治水,成功与中国水务集团合作 , 成立河道整治项目公司,负责前期建设和后期日常维护,确保河水“不断整治、不断清洁、长期整治” 。
鹤岗还发动了“净土保卫战”,还净土于民 。他们综合治理了许多历史遗留的废弃矿井和采煤沉陷区,清理了固体废弃物,准备了土地用于绿化 。
在南山区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项目区4号地块,采访人员登上矿顶,只见碧绿的眼睛和新栽的树苗长势旺盛 。鹤岗市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科长龙东东告诉采访人员,该地区原本就是采煤塌陷区,矸石山、建筑垃圾随处堆积,地面塌陷、粉尘污染十分严重 。“2019年,该地块启动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消除了地质灾害、烟尘污染隐患 , 全面改善了生态环境 。”
短短几年,鹤岗的河水变清了,河堤变美了,矿山变绿了,空气变好了 。曾经的“龙须沟”变成了市民的亲水天堂,曾经的棚户区变成了景观公园 。走在天水湖畔、前进沟畔,绿树成荫,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到处都能听到欢声笑语...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让这座老煤城焕发出新的光彩 。
石墨“升起”变亮 。
早在2011年,鹤岗就被国家确定为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 。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提出后,煤炭城市转型发展面临新形势 。应该如何推广?
目前,煤炭产业仍是鹤岗的支柱产业,短期内很难实现“去煤化”,但煤炭产业链可以变得更绿色、更低碳 。鹤岗积极推动煤炭采选业向煤炭深加工转型,做大做强 。
6年前 , 依托鹤岗的煤炭资源,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投资建设了东北第一个煤化工项目——何华“3052”项目,建成投产 , 年产合成氨30万吨,尿素52万吨 。“该项目总投资约39亿元,将对鹤岗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中海石油何华煤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连说 。
要走出一条不唯煤、延煤、产品深加工、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基于这一判断,鹤岗全力推进煤改电、煤改焦、煤改气、煤改肥、煤基联产五大产业链发展,加快煤化工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 。做深做长煤炭深加工产业链,是鹤岗解决经济困境、转型城市的有效途径之一 。
在煤炭行业向精深加工转变的同时,鹤岗也在大力推动整个石墨产业链的发展 。通过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鹤岗努力成为中国重要的石墨细粉生产基地和石墨深加工产业基地 。
在萝北县云山镇,被称为“亚洲第一矿”的云山石墨矿正在露天开采,几十台挖掘机和卡车正在忙碌着 。鹤岗石墨资源丰富,矿石27.86亿吨,矿产2.54亿吨,其中云山石墨矿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单晶石墨矿区 。
2019年 ,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入驻鹤岗,整合云山石墨矿区资源 , 取得统一采矿权 , 彻底解决了萝北县多年来“一矿多开,大矿少开”的问题 , 提升了鹤岗石墨资源开采的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 。云山石墨矿也已建成全国首个“5G工业互联网”绿色智能露天石墨矿 。
在云山石墨矿生产调度中心,通过一个屏幕就能看到绿色智能开采的实时场景 。“我们通过现场传回的钻爆数据建立模型 , 调度中心的5G智能通信系统在开采现场指挥粉矿配矿;同时 , 动态监控下游石墨加工企业的矿石库存,科学有序地向下游企业提供优质稳定的矿石原料 。”中国五矿集团萝北县云山龙兴石墨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增达告诉采访人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