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不除冰后果是非常非常严重的 。
1982年1月13日,佛罗里达航空90号班机,波音737,在华盛顿起飞后不久,因为结冰和飞行员处理不当坠毁 。
1989年3月10曰,安大略航空1363号班机,在雪暴中等待起飞30分钟后机翼结冰,未除冰起飞,坠毁 。
1990年2月17曰,瑞安航空公司DC-9-10,在雪暴天气中装载货物35分钟后机翼结冰,未除冰,失事 。
1992年3月22曰,全美航空405号班机,福克28,机翼结冰导致无法顺利爬升,坠入冰冷的法拉盛湾,造成27人死亡 。
【为什么冬天飞机飞行前要除冰呢】1993年3月5曰,马其顿航空福克100,机翼结冰失速坠毁 。
1994年10月31曰,美利坚鹰航空ATR72,降落进场时机翼前缘除冰设备后方形成冰脊造成气流紊乱,飞机急速滚转坠毁 。
1995年12月13曰,巴纳特航空安-24,爬升阶段机翼结冰坠毁 。
2002年12月21日,复兴航空ATR-72,因积冰问题坠毁于澎湖外海 。
2004年11月21日,东方航空5210班机,庞巴迪宇航CRJ-200LR,因为认为疏忽除冰工作失误,导致起飞后坠毁,全机遇难 。
......
从八十年代至今,结冰一直是飞机坠毁的重要罪魁祸首之一 。因为它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天气,制度,人工,机械故障等一系列问题的边缘疏忽促成 。
比如说机械师是检查好了飞机的,但是因为突然下雨或者下雪,而飞机由因为在停机坪上多等待了半小时,起飞以后又遇到了雾气......本来分开每一个条件都不足以致命,但是所有这些条件很可能混合在一起,是算也难算,防不胜防的 。
高空中的温度比地面低很多,当温度处于零下的时候,只要空气中有水分,就很容易结冰,按照标准大气条件,海平面气温为15度,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0.65度 。
飞机一般在8000-10000米高空巡航 。这时候机舱外温度一般处于零下 。一旦有水分附着,很容易迅速结冰 。而处于爬升和降落阶段的飞机,尤其是小飞机一旦遇到机翼结冰,更是会难以控制 。
机身结冰,一般会造成三种最直接的破坏效果——
1. 机翼结冰 。
众所周知,飞机升空飞行,是靠“翅膀”提供升力的 。我们所说的翅膀、机翼,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部件,而是由一系列具有不同功能的零件构成,包括——

文章插图
前缘缝翼(Slat):工作时与机翼主体产生缝隙,可使机翼下表面部分空气流经上表面从而推迟气流分离的出现,增加机翼的临界迎角 。

文章插图
襟翼 (Flap):位于机翼的后缘,使用的时候向后方与下方伸出,增加机翼面积,提供升力 。

文章插图
副翼(aileron):通常安装在机翼后缘外侧的活动翼面,用以控制飞机的滚转姿态 。

文章插图
襟副翼(flaperon):安装在机翼后缘内侧的活动翼面,以减少副翼的气动弹性影响,降低滚转操纵功效,低速飞行时同襟翼联动 。

文章插图
扰流板(spoiler panel):安装在机翼上表面可被操纵打开的平板,可用于减小升力、增加阻力和增强滚转操纵 。
也就是说,其实航空工业发展到今天,飞机的机翼并不是硬板一块,而是如同鸟兽的翅膀一样,每一片羽毛都有作用 。